第一章(1 / 1)

年代無從考究,隻知道深山僻處,有一座翠軒庵,樹木掩映,綠水繞舍,日暮鍾聲遠、鳥鳴山更幽,是一個人間佳處。這庵雖說地遠,但未曾被遺忘。一年四季,常有香客走動,也有那出門在外的,路過此地,歇息一宿半日。無論人來人往,或是寂寥無人,翠軒庵就在那裏,靜默無語。庵裏盡是剃度出家的修行人,老師傅靜宣和師弟靜安,四個弟子智衝、智淨、智渺、智淋。

山中無日月,寒盡不之年,師徒們清淨度日,有客來,依禮招待,不說閑話;無客就誦經、勞作。雖然沒有魚、肉滋養、花衫翠服,但是出家人從容祥和的氣質,與這四周景致渾然一體,讓人心底自然生出敬意。

又一年冬來,大雪封山,翠軒庵似與世隔絕。一日,雪驟然加急,師徒立於庵門,望飛雪漫天,寂然。大尹城中,是繁華之地,在城郊,有一杜姓人家,父母俱在,有一兒一女。兒子夕日遊手好閑,偷雞鬥狗,四鄰不安;女兒夕月白日裏田間勞作,晚間紡紗織布縫補,隻望能為父母寬心,為度日補給。

夕日終日打鬧滋事,杜家二老不隔日歎氣,自怨上世造孽,今世遭報應如此。

鄰居王大娘看不下去,給他們出主意:老一輩管不住兒子,不妨給他娶個親,讓媳婦管。杜家二老尋思有理,但是夕日在近處名聲狼藉,誰家女兒願意嫁他?想著還要到遠處去尋。就重金托媒婆留意。不多日,媒婆登門道喜,說有一處姓丁的人家,本在蜀地,二老帶著女兒千裏尋親,怎奈對方不知所蹤,他們舉目無親,正無可奈何,悲天蹌地。丁家女兒名喚艾艾,生得標致整齊,看起來溫婉賢淑。她家此刻落難,如有人上門提親,給他們個依靠,必定應允。果不其然,正中媒婆所言。

夕日娶了美嬌娘,一時洗心革麵,夫妻二人和睦恩愛,婆媳無隙,姑嫂宛若姐妹。轉眼一年有餘,杜家又添新丁,艾艾為杜家產下一子旋兒,錦上添花。

怎奈好景不長,好日不多,夕日惡習終難改。艾艾初始不離不棄,指望浪子回頭,卻空費心事,甚至遭夕日拳腳相加。杜家人心痛悲憤。他們是善良明理之人,雖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烈女不侍二夫,但自家兒子如此,媳婦進門兩年如女兒一般,怎忍心毀她一生?二老幾番商議,把艾艾叫道身前,說明心意,叫她擇人再嫁,隻是把孫兒留下——這是杜家唯一的血脈。艾艾淚流不止,良久,雙膝著地,感激二老的體恤,自己對丈夫實在不知如何是好,但凡他能有一絲悔改,自己絕無二心。看近日情景,自己若在留下,可能不多日就難有活命,心中實在深感恐懼。如若離去,隻求將兒子帶走。今後如不能遇到善待兒子的人,餘生就守著兒子過活,將他撫養成人。公婆年事已高,夕月終將是他家媳婦,到時,兒子哪裏去找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