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清風樓內。
“有什麼事?”耶律濬看著蕭明遠欲言又止的模樣,想必有事。
“回殿下,前日殿下給屬下的那首詞現在有結果了。”
“哦?何人所作?”蕭明遠不說,他倒忘了。
“是宋國大文豪蘇東坡在密州的作品,剛剛做了不久,和她出現的時間吻合。”
“密州,那她是從那裏來的?”總算是知道了她的出處,也算是對自己有個交待,他也不太想深究了。
“恐怕不是,蘇軾剛作完此詞不久她便出現在清風樓,恐怕那詞在當地還沒流傳開來。”
“還有什麼可能?”看著蕭明遠欲言又止的態度,讓他警覺了起來。他深知蕭明遠的心思細密,一旦他說出的猜測都離事實不遠。
“據聞宋皇極喜蘇軾才華,又礙於他和王安石政見不和,且蘇軾在宋國文人中地位極高。宋皇怕他影響改革,於是將蘇軾外放。但蘇軾不管身在何地,一旦有新作,都有專人滕抄快馬送給宋皇賞閱,這首詞怕是這樣流傳出來的。”蕭明遠也沒想到這首詞竟然引出了這些,他有些擔心。
“你的意思是陳曉冰是從宋皇那裏得知此詞的?”這問題就大了。
“屬下隻是懷疑,目前尚無證據。”蕭明遠趕緊為她開脫。
“此事先放一放,宋國細作那邊怎樣了?他們可有下一步的行動?”這次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可以一網打盡,之後至少可以有兩年左右不用再堤防這方麵的敵人了。
“回殿下,點子回報,最近可能李盡忠要親自來上京主持這次行動,此次行動他們如此重視,應該會傾巢出動。”這李盡忠就是這段時間以來瀛洲宋軍真正的統帥,上次的疫症和刺殺也是他在暗中指揮的。一直以來,他們都搞不清楚敵人真正的意圖,甚至不清楚敵軍真正的統帥是誰,以至於他們處處受製。現在可以說敵人在明,他們在暗,形勢對他們大大有利。
“隻是殿下,此次您決定親身犯險,屬下仍覺得不妥。要是您有什麼意外,屬下萬死難辭其咎,不如讓屬下……”耶律濬決定以自身作餌,讓他很不安。萬一耶律濬有個什麼閃失,可不是他能擔待的了的。
耶律濬揮了揮手,製止了蕭明遠,“他們的目標是本宮,若本宮沒有落在他們手裏,他們又怎麼會輕易相信?明遠,這些人終是要除去的,無論是為了此前在疫症中死去的將士還是為了以後,他們終究是個隱患。若不斬草除根,一旦反撲,危險更大。”
“此次行動之後,我們在宋國這方麵可以消停一段時間了,冒點險是值得的。你的擔心本宮明白,本宮會小心的,你隻須做好接應的準備就好了,本宮會隨機應變的,明遠,外麵的一切就交給你了!”
“屬下一定全力做好準備,隨時接應殿下。”蕭明遠知道耶律濬這次需要冒很大的風險,但也清楚他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
“他們準備何時動手?”
“回殿下,每年的聖誕日祭天大典結束後,殿下監國以來都會代陛下參加晚上的與民同慶。那時人多且亂,他們下手比較方便,也方便將人運出城去,因此,下個月的聖誕日是最好的時機。”
“好,叫我們的人做好準備,到時見機行事。一旦本宮被擒,你們不可派人跟蹤。這些人都是偷襲跟蹤的高手,容易被他們發現,本宮自會留下方式與你聯絡。”既然要做,就要做得像,敵人也是心思細密之人,他不想留下什麼破綻。
“另外,耶律乙辛那邊有何動靜?”自從上回被射傷以來,耶律乙辛還算消停,他不想在這個時候他們來插一腳,那樣整個局勢就會變得更加複雜難測。
“魏國公暫時沒有動靜,上次殿下受傷後將部分權利讓出。他們以為得計,暫時沒什麼動作,隻是在暗中撈錢。”作為一個國家的領袖,耶律濬要對付的遠遠不止一方麵的敵人。
“別讓他們壞了事,要盡量多收集些他們貪腐的證據。另外對於他們盜賣軍馬的事一定要拿到最直接的證據。”耶律乙辛和張孝傑在朝中勢力盤根錯節,且父皇對他們百般寵幸,不是一般的貪腐就能將其治罪,必須要有他們動搖國本的有力證據才行。
“是,殿下,屬下告退。”見耶律濬都吩咐得差不多了,蕭明遠準備離去,馬上要麵臨一場大仗,他必須做好準備才行。
“等等。”耶律濬見蕭明遠要走突然想起一事。
“殿下還有何吩咐?”
“既然陳曉冰可能與宋皇有關,不如這次行動帶上她,去試一試她和那些人的關係。”
“帶上她?”蕭明遠一驚,他知道這次行動的危險程度。“陳姑娘不會武功,屬下擔心她會給殿下帶來危險。”
“無妨,若她不是奸細,本宮自會保護她;若她是……也算是有個了斷。”總是骨鯁在喉的感覺太難受了。
“是,殿下。”蕭明遠心中暗歎,這太子殿下終究是國事為重,兒女情長怕是要放一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