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天與冥河自天衍島出發,一路上,冥河慢慢平複激蕩不止的心緒,慢慢恢複平靜,眉宇間再無往日之景,麵色淡然,波瀾不驚,卻是經此之後眼界開闊,心境直接突破道了大羅金仙後期,法力更是震蕩不休,片刻之後,卻是安然突破至大羅金仙之境。天空剛有劫雲彙聚的趨勢,戰天伸手搖搖一指,頃刻間煙消雲散。
冥河卻是未怎在意,自己日後至少也很是亞聖級的準教主,這區區大羅金仙位業卻又何須在意?隻是心裏對兩位師尊的感激卻越發深厚,卻也更加敬重。
戰天微露讚許之色,兩人也不答話,一步不停,直飛龍族祭天之處——不周山而去。
不周山,乃是盤古開天身隕之後其頭顱,因其擔心自己死後,這片天地還有閉合的可能,故而化作不周山,死後亦要頂天立地,所以又被稱之為天柱。
而按照戰天的理解卻又不同,按照其後世的理解,不,代表否定;周,是周全,完整的意思。那麼,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又或者說,既有這不周山,那麼肯定有與其對應的周山,那麼,周山在何方?為何洪荒之中從未有過這一地名?後世的人認為不周山象征著災難,象征著不完整。或者說,他本身就是災難和不完整的集合體,這也是戰天疑惑的地方。
戰天迷茫過,這不周山的名字到底是何人所起?何以之命名為不周山?是其指導日後共工會怒觸不周山還是為何?卻百思而不得其解。
待得行至不周山外,戰天便已止步,施了一個障眼法,把他和冥河包裹其內,對著疑惑的冥河說:“龍族龍族出身不凡,燭龍也是大神通之士,要給其三分臉麵的,我等在此觀看便可。”
冥河神識探出體外,掃視了四周空間,果然發現許多大神通的仙人都隱身於一旁觀看,卻是未有人上前。
此時不周山上,一身著金黃繡龍道袍的中年道人正擺著祭壇,身後跟著四位龍主,各個不凡。全都靜靜的站在此道身後,一應龍族在祭壇周圍擺出一個陣勢。此陣不入周天之數,卻另有一番奧妙,應是龍族密傳神通。戰天和冥河在虛空中看著龍族施法,那五個為首之人,看來就是燭龍與四海之主了。
龍族與天地有大因果,當初天地初天,便有龍鳳麒麟族,以定天地四極五行,大劫過後,這因果更深。天道欠龍鳳等族一份因果,龍鳳等又引起過殺劫,這其中之事,亂如一麻,到底是說不清了。
感應到虛空之中近百氣息,戰天對著冥河無聲一笑,其中意思不說自明。眾道對這龍族雖不以為然,可心裏還是好奇的很,畢竟是天地初開就行走於洪荒之中,出現過無數大神通之輩。雖然已經沒落,卻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戰天看到虛空是烏雲迷布,電閃雷鳴,在海麵上傾起萬丈巨浪,不由眼光一凝。這燭龍好大的聲勢,口銜一枚龍珠,內隱無窮毫光,五爪下風雲聚散無常,二隻龍睛黑白皆明,發出二道光住。
燭龍拿出一道祭文,口中念念有詞,下首眾多龍族神情肅穆。等燭龍念完祭文之後,突然自所有龍族身上飛出一滴精血。此血色成金黃,這些精血與虛空之中彙聚成團,金色的龍血發現毫光,緩緩落與祭壇之上。精血一入祭壇,忽然飛出一道金黃色神光,直衝九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