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6章外科醫生(1 / 1)

正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既然孫為民都主動示好了,要是蘆誌強執意與其為難,反而顯得自己太過小氣!

當下蘆誌強輕輕擺了擺手笑道:“什麼老師不老師的,孫主任年紀比我大,直接喊我的名字蘆誌強就好了!”

誰知孫為民卻很真摯的回答:“這怎麼行,一來我願賭服輸,理所應當稱您為老師;二來您的醫術高明,能成為您的弟子,學習中醫也是我的福氣!”

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蘆誌強便沒有推辭;

反正被年紀大的人尊稱為老師又不是第一次,沒什麼好新鮮的;

不提以前在海外的經曆,單就在這個廬江城內,上到梁建國、萬貴、廖昌民這類非官即富的大人物,下到戴佳明、廖旭這樣的富二代,在談論醫術或鑒寶方麵的知識,都得恭恭敬敬的尊稱蘆誌強為老師!

這麼多人裏又不差區區一個腦外科的主任醫師孫為民!

圍觀看熱鬧的吃瓜群眾們,眼看著傷者都已經被保安帶走了,紛紛各自散開;

隻有極少數的病人家屬在離開前,不時向蘆誌強和孫為民投以好奇的目光。

孫為民在廬江市的神經外科領域,作為絕對的權威專家,早就習慣了被人們投以注目禮,蘆誌強就更不用說啦!

看到蘆誌強在眾人目光下,神情自若的表現,孫為民不免暗暗有些佩服;

要知道以前還在學校讀書時期的孫為民,待人接物方麵遠沒有現在這般的嫻熟自然;

年輕的孫為民非常敏感,很多時候甚至會因為旁人的關注或輕笑聲,影響個人的判斷。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外科醫生,手必須要穩,眼力要好,最重要的是能控製住自己的情緒,不能因為外界的幹擾而分神或失去頭腦的冷靜!

外科醫生的手上功夫,隻是最基礎的基本功,到達一定層次以後,更多的是需要擁有足夠的判斷能力、決斷能力以及較好的領導能力!

眾所周知,在處理一些較大型的手術時,都會有專業的手術團隊進行配合;

作為一個團隊的核心人物,在關鍵時刻必須敢於判斷、勇於決斷、還要最大化的激發團隊成員的潛力!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假如在手術台上,外科醫生不能控製住自己的情緒,那麼就會變得很糟糕,不光會影響個人的發揮,還會影響到團隊其他成員的發揮;

一旦造成醫療事故,對躺在手術台上的病人而言,那可就會有生命的危險!

所以,優秀的外科醫生在進行手術時,總會盡量營造出一種較為輕鬆的工作氛圍,令團隊的成員們能夠配合的更加愉快。

孫為民記得很清楚,在大學時期進行的一次模擬手術環節,由於擔任助手的同學發生嚴重失誤,導致後來在手術台上當場發脾氣罵人;

事後導師很嚴厲的批評了孫為民,並且告訴他,一個外科手術醫生,要是在手術台上控製不了自己的脾氣,隻能說明兩個問題。

一是證明主刀醫生的信心不足,二是在進行手術之前沒有詳細的預案,導致配合出現了問題。

無論是哪一點,都是非常危險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