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李處的軍令狀(1 / 2)

屋外這時好像有人在說話,似乎是問林老爺可在府裏,元緩一笑,對林長榮道:“聽這音兒就知道是我大哥,沒想到他這麼快便從京城述職回來,也不多陪我嫂嫂幾日。”

林長榮出門將人迎了進來,元鵬一跨到屋裏,便笑指著元緩,“你這丫頭,平日腦子不好使,耳朵倒靈得不得了。”

林虎忙上前規規矩矩地作了個揖,“舅舅好!”

元鵬捏捏林虎的小身板,“好孩子,幾個月不見更結實了,舅舅從京城給你帶了些禮物,在外頭車上,讓仆人帶你去瞧瞧,這會子我同你爹和幹娘有話說,你就在院子裏玩會兒。”

仆人端上茶來,元鵬品了品,便笑著道:“長榮,聖上旨意下了,同達勒爾人通商之事,已然有了定論,北陽關不日便要開埠。”

沒待林長榮表示驚喜,元緩倒是先發出疑問,“我家王爺肯讓出北陽關?”

“晉王當然堅決反對,他表示北陽關乃大周西北門戶,打開它便相當於撤掉了一道進入中原的屏障,敝大於利;不過趙王一派卻力主開埠,說是如今與達勒爾兩國交好,自該增進互通貿易,才能促進民族交融,在繁榮經濟的同時,也傳播中原文化,朝中大臣多站在他一邊,後來雙方討價還價,想了個折中的法子。”

“怎麼說?”林長榮興奮地問。

“北陽關開放之後,仍由晉家軍調一個營的重兵把守,不過其主力後撤到正陽關,朝廷撥款擴建正陽關,將其作為晉家軍重營,此外開辟一條專用商道,用於將貨物從北陽關直接運到靖遠。”元鵬解釋道。

“若是晉王殿下肯讓出北陽關,西北通路一開,咱們與達勒爾兩方都能得益,”林長榮讚道:“還是趙王高瞻遠矚,遠見卓識,難怪他深受各方擁戴。”

等林老爺休息好,眾人便圍坐在一塊給為他接風,聽說要開埠了,林老爺自是高興得不行,一個沒看住,便要多喝幾杯,隨即被元緩一把擋住,“幹爹,您意思一下就好,可不許醉了!”

林老爺瞧了瞧元緩,下意識地回道:“阿歡,你這丫頭就喜歡跟爹作對,喝一點酒還得瞧你臉色!”

桌上人立時都不言語了,櫻兒實在忍不住,支吾一聲便跑了出去,元緩雖還賠著笑,不過眼圈也紅了。

見林老爺又是老淚縱橫,林虎甚是乖覺地上前給他撫撫背,坐在旁邊的林長榮探身過來,道:“大伯,堂姐總會回來的,您看,北陽關都開了,咱們到時去找找,說不定人就在那兒。”

林虎也蹦出一句,“大爺爺,我那朋友阿寶的娘長得可像堂姑了,八成就是她。”

林老爺歎了一聲,對林虎道:“小虎子乖,大爺爺謝謝你。”顯然隻當是孩子話。

這時元鵬倒想起一件事,“靖遠伯,昨兒個晚輩在福海酒樓也見過一個女子,懷中還抱著個孩子,聽她們說話的口氣,家就住在北陽關,隻可惜當時晚輩沒反應過來,實該上去打聽一下。”

“這些年多虧你們這些孩子幫忙了,”林老爺一拍大腿,“此次北陽關開埠,咱們又有了點希望,不管結果如何,老夫和阿歡她娘都不會放棄,我們老倆口早商量好了,一定要活得長長久久,直到把阿歡找回來。”

“大伯,聽元大哥說,不日朝廷便會派特使過來同達勒爾談判,想必開埠也就這一兩個月,到時候我陪您一塊過去。”

“如此也好,”林老爺擦擦老淚,“總算又有盼頭。”

林長榮上前為林老爺盛了一碗湯,道:“大伯,我明兒個要去礦上,西北咱家那些鋪子我怕是陪不了您過去,就讓虎子他幹娘同您一塊兒吧!”

“你忙你的去,”林老爺又想了想,同林長榮商量,“如今這西北礦務也算有了定規,長榮,我同你大伯母有個打算,過上一年半載便請旨退出西北礦務,若你願意的話,便跟我們回京,這林家買賣,以後都交給你。”

林長榮不免有些遲疑,“大伯,侄兒聽您的,這些年多虧了您二老,我才算有點出息,隻是,林家產業我並不敢接,以後回去了我照舊給您跑腿,說不得哪天,堂姐便能回來掌家。”

林老爺並未繼續下去,隻感慨地拍拍林長榮的肩膀。

北陽關將開辟通商的事沒幾日便在西北各地傳遍,趙庭接到李仲楊從京城來的快信,絲毫不敢耽擱,立時趕來老餅巷,而此時,巷子裏的軍戶們正圍在一起聊得鬧哄,自然不會少了一向以精明能幹著稱的李嫂子。

一個女街坊道:“王大娘,我們都知道您老兩口舍不下栓子,可您聽趙嫂子方才說的,咱都得把眼光放長遠些,栓子過不了幾年便要娶媳婦,您老還不得先備著了,再說他未必能當一輩子的兵,您家做不成軍戶了,總要找些營生。”

李嫂子馬上接過話,“眼見咱北陽關開埠,以後關內關外的人都會湧進來,這地方一熱鬧,做個什麼小生意掙不著錢?便是您這老餅巷的幾間屋也能升值,到時或租或賣,可就是一筆小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