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後的講述中,錦官才知道了十幾年的故事,當時,是皇後的壽辰,蓮貴妃為皇後準備了一塊玉如意,後來才發現,那玉如意中有些微的安息香,安息香,是最濃烈的,隻要聞上,便會情不自禁,皇後就以蓮貴妃身為貴妃,不知廉恥,長期用這樣的東西對龍體有損為名,將蓮貴妃打入了冷宮。
奇怪的是皇上當時對這件事情並沒有異議,隻是默許,並且對冷宮中的蓮貴妃不聞不問,直到蓮貴妃去世以後,蓮貴妃的侍女隊皇上說了實情,那安息香是那日拿玉如意的侍女帶的,他和宮中的侍衛交好,那安息香是自己和侍衛偷情時所用,皇上知道以後,大怒不已,將那侍女和侍衛悉數賜死,隻是皇上永遠都不知道,那個甘願認罪的侍女和侍衛並沒有見過安息香,當然蓮貴妃那裏,更不可能用安息香,當時蓮貴妃死後,無人為蓮貴妃收屍,受她恩惠的宮女和那個侍衛為了能讓蓮貴妃入土為安,才編出了那樣的借口,用自己的生命還了蓮貴妃對自己的深恩。
事實,卻隻有一個,隻有當時的皇後,現在的太後知道,那安息香是皇後自己放上的,當時讓自己心愛的男子和自己同床共枕,她用的也是安息香,不然那麼對皇上忠心耿耿的人,怎敢上皇上妃子的床,即使那個妃子和自己曾經有過那樣的海誓山盟。
她用安息香讓自己坐上了皇後的寶座,同時也為自己鏟除了最大的對手,因為安息香世間,皇上曾經感激過她,但是隨著侍女的認罪,皇上就離開了她去了蓮貴妃的寢宮鳳蓮宮,雖然棲鳳宮有著和鳳蓮宮一樣的景致,但是鳳蓮宮已經留不住皇上的心。
蓮貴妃死後,皇上就長居鳳蓮宮中,很少臨幸嬪妃,日日枯守著蓮貴妃的遺像,屬意培養景明,那個蓮貴妃的骨血,與皇上一樣,皇後的注意力也轉移到了兒子的身上,她用所有的心神來照顧自己的兒子,為的就是他能繼承大統,能給自己的情郎一個施展抱負的空間,能給自己的女兒一個踏實的未來。
她和皇上都是自私的人,愛的隻有自己,所以蓮貴妃會死,所以,他們會彼此陌路的走過許多年的時光,直到其中一個死去,他們都再也沒有什麼交集。
“太後,您隻記得您是個被傷害了的人,可是蓮貴妃也很是無辜不是麼?她隻是被皇上愛著,並沒有什麼錯,卻要無端的喪了性命。”錦官在聽了太後的話之後,不免心中不平,輕聲的說著太後,不是責怪,但是話語中也有淡淡的不悅,她雖然不肯叫太後一聲娘親,但是心底,她還是將太後當成了自己的母親,所以說話的時候,兩人的關係沒有了原先的疏離。
“她確實是個可憐人,可是除了她,我不知道再怎麼報複皇上,蓮貴妃比我還幸運,他有了自己心愛人的孩子,能享受一家三口的天倫之樂,我呢?為了能在這皇宮中生存下去,我的孩子被送走了,我日夜照顧的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心愛的男子和我一年見不了兩次麵,見到的時候也是他跪下給我磕頭請安的時候,你覺得這樣的日子和死比起來,那個更幸福?”太後邊說邊流淚,麵對錦官甚至有了質問的語氣,錦官不再言語,隻是看著太後的臉,怔怔的,許久之後,太後才輕聲的說了一句:“生不如死的滋味比死強不到哪裏去。”
錦官的心,因為太後的這句話,而銳痛不已,剛才自己的心站到了臣逸的角度,所以,自己不得不重新審視太後,太後說的不錯,沒有自己心愛的人,自己的親骨肉也不在身邊,那樣的日子確實生不如死。
也就是在心底變得柔軟的時候,錦官徹底的原諒了自己的母親,雖然她並沒有像別的母親一樣對自己關懷備至,雖然她曾經無情的將自己拋棄,但是她還是原諒了,在得知她拋棄了自己過得卻並不好之後,她的心底也為這個已經走入暮年的母親傷心不已,在這後宮之中,如母親這樣悲劇的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