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靈前繼位(2)(1 / 2)

此話一出,所有人皆是一愣,就連一旁的熹貴妃也向同心投來驚訝的目光。

“蘇公公,四王爺要替先皇守靈,便由你帶著諸位大人前去取詔書吧。”熹貴妃瞧著同心一臉淡然,一顆忐忑的心也漸漸安定下來。

眾人一得到詔書的下落,哪裏還有耐性耗在靈堂外,蘇培盛還未邁出腳步,他們已草草向熹貴妃行了一禮,紛紛離去。

待眾人散去,熹貴妃瞅著同心滿麵的倦容,難得對她關切道,“若是累了,便下去歇著吧。”

“臣妾不累。”同心搖了搖頭,對她福了福身子,“臣妾先進去了。”

緩緩邁入堂內,望著滿室的白燭,心裏湧出一種莫名的悲哀。

偌大的靈堂中,僅有弘曆一人披著麻衣跪在中央,而其餘人早在知曉詔書的那一刻便消失在此地。

生前榮光,死後淒淒,或許這便是做帝王的悲哀吧。

收回思緒,同心徐步行至弘曆的身旁緩緩跪下,偷偷瞥了一眼身側的男人,隻見他唇角留著青色的胡茬,疲憊不堪的雙眼愣愣失神。

心疼地握住他的手,一股徹骨的涼意霎時傳至她的手心,同心心下一驚,忙吩咐下人取一件披風來。

可弘曆卻輕輕搖了搖頭,愣了許久,才低聲哽咽道,“心兒,我是不是特別不孝?連皇阿瑪…臨終前也未趕回來。”

“皇上不會怪你的,他走的時候很安詳,他唯一的心願便是希望你做一個好皇帝。”同心揚起小臉,輕聲安撫道。

弘曆悲痛的合上眼眸,同心亦陪在他的身邊默默地為先皇守靈,這是這樣的寂靜不過才半個時辰便被堂外的喧嘩擾亂。

眾臣在太和殿正大光明的牌匾下找到了先帝的聖旨,先帝遺旨傳位給四阿哥弘曆。

“先皇有旨,將皇位傳給四子弘曆。”

“國不可一日無君,請皇上即日登基。”

為了免於大臣們守在靈堂外繼續聒噪,弘曆於當日靈前繼位。當年九月初三日,正式即皇帝位於太和殿,頒登極詔書,大赦天下,以次年為乾隆元年。

……

待先皇的喪禮完畢,已是一月之後。

國喪期間,舉國同悲。同心和眾位福晉雖然住進了後宮,雖然已定了眾人的位份,但由於在守孝期間,封後封妃大典也隨之擱淺。

長春宮的寢殿內,弘曆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已是一夜未眠。身邊的同心,睜著腫脹酸澀的雙眼,也是整夜未合。天才剛過五更,弘曆連早膳都沒用過,便匆匆忙忙趕回養心殿。

同心更是睡意全無,起身著了一件素白的長裙,披著如瀑的長發,隨意戴了根白玉簪子,推門出去,來到小院。

抬頭仰望著灰蒙蒙的天空,鎖住的眉頭更加緊了幾分。先皇剛剛賓天,朝堂動蕩不安之際,忽然又鬧出一個文字獄案,確實讓人鬧心。

“姐姐!”

聞聲望去,一襲白裙的景嫻已向自己走來,看著她嬌美的容顏上也是滿滿的倦意,同心舒展開眉頭,關切道,“你怎麼也起這麼早?你是來找皇上的?他剛剛回了養心殿。”

“娘娘誤會了。”景嫻輕啟雙唇,淡淡道,“我是來向娘娘辭行的,我已向太後娘娘請旨,即日啟程前往太廟親自為先帝守靈。”

“為什麼?”同心微微吃驚,拉了她的手,勸道,“如今大局已定,你也是皇上親自立的嫻妃,你沒有必要把大好的年華耗在太廟那個清冷的地方……”

“我已經決定了。”景嫻疲倦的臉上擠出一抹淺淺的微笑,釋然道,“在王府這些年,我也想明白了。若王爺身居廟堂,恐怕三千佳麗的後宮沒有我景嫻的一席之地。若王爺遊走江湖,身邊所伴之人亦不會是我。如今王爺榮登大寶,也不需要臣妾陪在身旁。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與其終日相見惹人愁,還不如離得遠遠的,來得清淨些。”

景嫻充滿篤定而又決絕的眼睛裏,同心看到更多的是絕望,在王府的這些年,弘曆與她雖是相敬如賓,但何曾以真心相對。像她這般心氣高的女子,又怎麼甘心日日夜夜獨守空房,孤獨寂寞。

同心微微歎氣,眼裏浮現一絲憐惜之情,“罷了,既然你心意已決,我也就不勸你了。隻是虧得我還比你年長幾歲,在很多事上還沒你想得通透。”

“多娘娘成全!”景嫻俯了俯身,臉上多了份釋然,“那臣妾就先回宮了。”

同心微微一笑,朝她輕輕點頭。看著她緩緩離開的背影,心裏竟生出一絲敬佩之意。

她與弘曆雖有三年之約,可她仍然沒有得償所願有一個孩子,但她對弘曆的心意,自己都看在眼裏,能夠做到這般灑脫的放手,想必內心也是曆經了一番苦痛的煎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