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職業的滿足(6)(2 / 3)

訂出目標,要有耐心完成它,即行動要持之以恒。

一個人必須固定他的視野——如果他立誌要成功的話。他必須知道他正在為什麼目標而工作,然後他才會像一隻貓追逐老鼠一樣窮追不舍。一個知道自己目標的人,就不會因為挫折和失敗而泄氣了。

巨大的成功靠的不是力量而是韌性。商場競爭往往是持久力的競爭,有恒心和毅力的經營者往往成了笑在最後、笑得最好的勝利者。從龜兔賽跑的故事中可以知道,競賽的勝利者之所以是笨拙的龜而不是兔於,與兔子在競爭中缺乏堅持精神是分不開的。因此,恒心和毅力是必備的心理素質。

半途而廢,淺嚐輒止,發揮潛能的願望永遠隻能是夢。

在很久以前,人們就相信那些作出輝煌成績的人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會留下痕跡。人們深信,如果我們能夠分毫不差地學習別人的做法,就能夠做出和他們相同的成就。因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人能臨危不亂,從他處事的觀點和做法去學習,我們就能比以前更沉著。在財物收人和人際交往上,模仿亦有同效。

因為每個人的神經係統都是相同的,如果某個人能做某樣事,那麼隻要你用相同的方式去運用你的腦子,你就能做同樣的事。

如果某人是拚字高手,那麼他必然有一套讓你也成為此中高手的方法,隻要四、五分鍾便可學會。當然,比較複雜的就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模仿和複製。若有強烈的意願和十足的信心,那麼任何人、任何事都可學成。有許多例子顯示,有些人之所以能達到目標,是靠多年之功,曆經無數次的失敗,才找出一套特別之道。但是你可別走他們的老路,隻要走進使他們成功的經驗中,不需要花費像他們那樣多的時間,也許不用多久就可以達到像他們那樣的成就。

模仿是通往卓越的捷徑,也就是說如果你看見某個人做出令你羨慕的成就,那麼隻要你願意付出時間和努力,就可以做出相同的結果來。如果你想成功,你隻要能找出一種方式去模仿那些成功者,便能如願,找出成功者的做法,尤其是他們運用腦子和身體的方法。

能推動和震撼世界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擅長模仿的人,他們精於學習的藝術,能踩著別人的腳印前進而不是貿然向前闖。若你留意《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排位前幾名的書裏都包含著一些教你能表現得更佳的模式。例如彼得·杜魯克在《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一書中,就指出要做一位傑出的企業家及創新者所需的特別做法。他說得十分明白:“創新不是一條非常特殊且微妙的過程,而作個企業家也並無神秘之處,別以為他們是天生好手,那可是經過訓練學會的。”另外,像《一分鍾經理人》一書,就是有關人際溝通、簡化並有效管理人際關係的典範,裏麵列舉了多位美國最傑出經理人的範例。

模仿對每個人而言都不困難,事實上,我們一直都在做這件事。孩子是怎麼學會說話的?體壇新手是怎麼向前輩學習的?一個有抱負的商人又是怎樣成立他的公司的?全是模仿來的。在這裏舉個在商場裏簡單的模仿例子。現代社會有個通性,就是在甲地可行的,往往在乙地也能適用。所以在商場中,有些人能夠賺大錢,就是通過我們所說的模仿方式。如果有人在底特律開了一家生意興降的巧克力糕餅店,那你看著吧,在達拉斯也會成立相同的店;如果有人在芝加哥經營一家專門供應奇裝異服以達到宣傳效果的商店,很有可能在洛杉礬和紐約也有相同的生意出現。所以,有很多人生意成功,就是在市場尚未飽和以前,把甲地成功的做法,依樣地搬到乙地去。類似這種情形,你可以擷取別人證明有效的方式再複製一個,如果可能,再加強一下,成功就有如探囊取物了。

當今世界上,最成功的模仿者當首推日本。日本令人目眩的經濟背後是什麼?如果你翻開過去二十年的工業發展史,就會發現很少有重大的新產品或尖端的科技發源於日本。日本人隻不過學習了他國的點子和商品,從汽車到半導體等,再加以巧妙的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