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海龜妹妹(1 / 2)

我希望不論在未來的哪一天,我都能有資格,以最不容質疑的態度站在他的身邊。在此之前,我應該努力改變自己,等待將來的某一天遇見一個完美的自己。

這是曾顯顯四年前寫在日記裏的一段話,日記裏的那個他是現在c大的學生會主席,大二的葉清臣。宋代有個詞人也叫葉清臣,當曾顯顯每每讀到“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時,想到的不是宋代的那位詩人,而是籃球場上那個高大挺拔的身影。他們第一次相遇就是在一場朦朦朧朧的春雨中。

高中時,葉清臣就是曾顯顯的學長,學校的傳奇人物,被保送來的c大,而曾顯顯是辛辛苦苦努力了兩年考進的c大,她能考上c大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葉清臣。但是她來c大已經快一年了,一次也沒碰見過葉清臣。曾顯顯覺得這樣也好,她每次經過學生會的宣傳欄前都會下意識的駐足尋找關於他的消息,現在漸漸地可以做到忽略他的消息,相信再過不久,她就可以完全放下,時間果真是最好的良藥。

四年的時間可以改變很多,對曾顯顯來說,更是翻天覆地,她不再是小胖妞了,變成了苗條的大姑娘;也不再是的窮丫頭,變成了富二代;更加不是笨學生了,現如今是名牌大學的高材生。以前日記裏說的要改變自己。她全做到了,隻是除了關於他的那部分。現在的改變有些是靠自己努力得來,有些是天生的,比如說,她現在是個富家千金。這要從她的身世說起,她是被收養的,這一點她打小就知道了,她猜想過上百種自己親生父母拋棄自己的原因,也曾想象過將來有一天自己找到親身父母時的情景,但卻沒想到的是會有一天,親生父母找上門來認親,她才知道自己原來是個大家出生的小姐。

說起自己和親生父母相認的情景,她至今仍舊記憶猶新,這倒不是因為感動。那時候,她剛上大學,在室友抱怨著宿舍環境差的沒法住人時,她卻在暗自竊喜自己以後四年可以住在這麼幹淨舒適的環境裏,因為從她記事以來,這是最好的一起。以前在山裏住的茅草屋一下大雨就漏雨,夜裏起風時,還要格外注意,別讓屋頂被風吹走;後來上了中學,跟著父親來了城裏,開始的一個月裏,他們找不到便宜的出租房,一直露宿街頭,下雨時還睡過公廁。節假日看著室友們成群結伴的出去玩,她卻絲毫不羨慕,因為她要抓緊時間做兼職,為自己賺生活費。她帶了一個初中生,是個聰明的男孩,隻是調皮的很。那天晚上她做完家教已經快十一點了,她決定破例坐一次公交車,因為她最近老是感覺有人跟蹤自己。不幸的是,那天晚上這種感覺又出現了,她努力加快自己的步伐,隻要拐過這個彎就看見公交站牌了,她不停的這樣安撫自己恐懼的心。眼見就要到彎道時,她被突然伸出的手拉住了,整個人都僵住了,以至於後來被帶上了車,來到馮家都還沒緩過神。就這樣她被告知自己的身世,見了自己的父母和哥哥,第二天又被送回學校上課,這一切的一切都令她覺得不真實。不過她倒是絲毫不懷疑自己的身世,因為馮家早就做過親子鑒定。對於馮家的認親,她沒多大反應,一切都對她很陌生,不管是急切表達關心的親生父母,還是那個帶她回家的冷漠哥哥,還是未曾謀麵的留學妹妹。對於發生的一切,曾顯顯沒有過分排斥,也沒有熱情迎合,她隻提了一個要求,就是這件事要暫時瞞著自己的養父養母。為什麼要瞞著他們,她自己也說不清,但是她這麼要求了,馮家也答應了。

暑假就快到了,她早就給養父養母打過電話,說自己要留在這邊打工,不回家裏。她粗略的算了一下,獎學金隻夠她交大二的學費,生活費還得自己解決,當然,這也是因為她不願接受馮家的照拂。

記得當時她特有骨氣的說出自己不需要時,她哥哥馮宜修冷哼一聲說:“馮家的傳統是成年之後就要獨立,你不要救助也是應當的。”

曾顯顯被氣得差點暴走,都說雙胞胎之間最為親密,她的這位雙胞胎哥哥卻是特別討厭她,她回到馮家的這大半年裏,從沒見到他的好臉色。曾顯顯想這可能是因為馮宜修怕她會同他搶財產的緣故吧,其實她對馮家的東西都不感興趣。

離暑假還有兩周時,宿舍裏就開始討論假期要去哪玩,王婷和肖勤勤準備結伴去西藏,李西倩報了駕校要學車,她們三個女孩子興奮的討論著精彩的暑假生活,也很有默契的沒問曾顯顯的打算,這一年來,她們對曾顯顯的狀況是有目共睹的,幾乎一有空閑都在做兼職。的確,她已經找好了三份兼職,檔期排的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