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學會明智地消費(1 / 2)

節儉的本質並非吝嗇,而是節約。

幾年前,我所在的報社曾報道過這樣一位富人,他的成功經曆也和別人一樣,通過努力工作掙了很多錢,但是他卻沒有節儉的好習慣,生活奢侈。從印第安納波利斯發來的一篇報告是這樣形容他的生活的:“在英格蘭大酒店裏,匹茲堡的弗蘭克·福克斯先生用一張50美元的鈔票擦完臉後,把鈔票扔在了地板上,接著從兜裏抽出一疊5元和10元的鈔票扔在吧台上,說道:夥計,快給我拿一杯酒來!否則我買下整個酒店,炒你的魷魚!”

通過這篇小小的報道,誰都能想象出這個人的命運。

我不清楚他的過去,隻知道他是靠自己斂聚財富。如果他想成為富翁,就必須養成節儉的好習慣,節儉能夠教會他如何花錢和儲蓄。許多人積累了很多財富,卻不知怎樣合理地去消費。

不久前,一個青年繼承了一筆巨額資產,他認為自己就要成為一個偉大的金融家了,還試圖投資各種有價證券。但是他愚蠢的幻想卻在不久以後就破滅了,一個狡詐的推銷商發現他容易輕信別人,於是便將他引入了所設的圈套。最後,當那個年輕人醒悟過來時,他已經一無所有了。直到破產以後,他還以為自己一直在賺錢呢!等到他真正醒悟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手中的有價證券隻不過是一堆廢紙。聰明的商人根本不會投資這樣的證券。

為了滿足個人的需要和虛榮心,許多青年都有賺錢的欲望。他們總認為沒有掙到錢的年輕人有些問題。於是他們便拚命地工作,掙更多的錢,但是生活是複雜多變的,種種誘惑又誘使他們常常放棄努力。

一個靠努力工作、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曾經說,在美國紐約,100個掙錢的人當中,有積蓄的人占少數。這種說法也許過於誇張,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真正能夠積蓄錢財的人的確很少,因為他們抵擋不住來自生活的各種誘惑。

有些人善良、隨和,而且慷慨大方,他們總是樂於請人吃飯,奢侈消費,於是,那些掙來的錢來去匆匆,從不積蓄。

這種人是善良的,但他們奢侈的生活方式不但害了自己,也有損於親人,因為他的家庭也由此沒有了保障。隻要朋友向他借錢,他從不拒絕,如碰巧手中沒有錢,他也會向別人借錢幫助朋友。我認識這樣一個人,如果沒有這個缺點,那麼他就是個富翁了。他有許多熱心的朋友,每個認識他的人都很喜歡他,但是他並沒有為自己的家庭積蓄錢財,所以他的全家都成了他奢侈生活的犧牲品。

英國小說家哥爾德史密斯曾經說:“當我沒有養成節儉的好習慣之前,書本總告訴我應當無私、慷慨。於是,我經常慷慨地消費我的微薄收入,甚至把公正的原則拋在一邊,我幫助過無數不幸的人,他們都很感激我。”對自己要求嚴格的哥爾德史密斯對兒子從不放任自流,他經常對兒子說:“讓叔叔的貧窮作你的前車之鑒吧!”

無論是誰都應當懂得金錢的價值,學會如何明智的儲蓄。如果年輕人不學會這一點,未來的生活將會遇到難以想象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