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初來乍到(1 / 1)

東竹國,清睿二年秋,這一年的南方,部分地區發生了不小的澇災,國家初定又恰逢災禍,是以這樣的年間,這邊的百姓日子過的很是清苦。

這裏是南陽城的荷塘縣,她是唐糖,三個月前,因家中生計,簽了五年的活契成為了縣裏首富顧府上的一名燒火丫頭,外邊還在持續的下著雨,唐糖一邊燒火一邊回想著。

她穿來這個陌生的時代已有一個月了,這個身子僅有虛歲十歲,從最初的茫然害怕到現在的無奈接受,每天憑著腦中原主的記憶日複一日做著燒火工作,好在已不像頭幾天那樣成天擔心被發現了。

不過明日是自己每月一天的輪休時間,想著今晚就要回原主家,唐糖又開始惴惴不安起來,擔憂被家人發現自己已不是原主,雖說繼承了原主的記憶了解大致狀況,但家人之間總歸更熟悉些的還是不可大意。

她家住在荷塘鎮,家中有父有母,一個十三歲的哥哥外加一對七歲雙胞胎弟妹,父親是個秀才,在鎮上開了個小私塾做先生,本來一家子倒也還過的去,奈何發生災禍以來家家生活清苦,更有甚者賣兒賣女的,來念書的學生越來越少,本來就為數不多的束脩現在根本承擔不起一大家子的生活開銷,是以每日糧食都有定量,一天兩頓量還少的可憐,身為老二的自己有胃病,受不得饑餓感,便跟著隔壁的鄰居姐姐唐夏一起來了縣裏首富家做活,能吃飽不說還能貼補下家裏。

做完今日的活約莫酉時了,看日頭差不多現代五點左右的樣子,想著每次輪休家裏人都會準備好飯菜等自己一塊吃飯,唐糖磨蹭的回丫鬟房拿早就收拾好的小包袱,一到那兒果不其然鄰居姐姐唐夏已經等著了,兩人便結伴出了府後門一起走回家。

迎著微弱的夕陽,唐糖和唐夏快速往家走著,路上看到快要收攤的豬肉攤,唐夏還提議去買點肉回家給家人打打牙祭,唐糖便跟著買了一條肉外加兩條排骨,想著馬上就要到家了唐夏一路上都很開心的和唐糖說著話,並沒有發現唐糖偶爾才回答個一兩句的異樣。

回到家已經是近一個時辰之後了,和唐夏打了招呼後,剛走近門口便發現兩個小身影快速的衝了過來。

“二姐,你回來啦。”

“二姐,你帶吃的沒有?”

唐糖摸著他們的頭笑著“恩”了一句,很快的,娘蘇氏也搓著圍裙迎了上來,接過自己手中的東西道:“糖兒回來啦,快洗手吃飯。”

“好的。”唐糖走去灶房洗手邊打量起這個家,這是一座一進院落,步入街門便是父親的小私塾,一邊小點的是書房,另一邊大點的則是課堂,越過私塾走入小門還立著張簡樸的影壁隔著前後,之後兩邊一邊是廂房一邊是灶房雜物間茅房三小間,影壁對著的是三間正房,中間為堂屋兩邊為臥室。

這條街一路走來似乎都是這樣的一進式院落格局,有點像現代“口”字形小四合院,前邊雖然用處各不相同後邊皆是住處,唐糖看著這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新家院落頗為滿意。

洗完手到堂屋吃飯大家已經都坐上餐桌等著了,三盤簡單的素菜人手一碗的雜糧飯便是一家子的晚餐,並且這裏的雜糧可不是現代的哪怕粗糧也做的較為精細,這裏卻是真正的糙米雜糧。

本想隨便吃點,這時娘親蘇氏卻走過來遞上一碗雞蛋羹讓自己伴著吃,瞬間唐糖就想起自己前身胃嬌常常要吃點獨食,羞澀的說道:“娘,不用,大家一起吃,一起吃就好了。”

幾雙眼睛齊刷刷的看過來似是驚詫不已,唐糖知道這是大家平時習慣了她時不時吃獨食的情況,尷尬不已的說到:“雖說災年,可顧府膳食還是很不錯的,娘我已經好多了,讓弟妹們吃吧。”說著把這月的月錢遞了上去。

爹看過來說道:“好,越加懂事了,月錢你自己也留一點,先吃飯,另外在外做工也切莫忘了得空看書認字和女紅,你簽的是活契,及弈前便可出府歸家了。”

“是,爹爹。”

吃過飯,唐糖在外麵洗漱後便打算回自己和妹妹的臥房裏休息,步入堂屋的右邊便是了,而左邊是父母的臥房,因小妹這幾年基本都會是一個人住年紀又小,故而和父母一起都住在正房了,而哥哥和弟弟則住在外麵的廂房。

躺在和妹妹一起睡的榻上,唐糖舒服的眯起了眼,其實想想古代的生活也還是不錯的,這裏空氣清新,民風淳樸。自己有和諧的父母,友愛的兄妹,現在也算是有份工作,可惜是個燒火的丫頭,想著要是換個輕鬆點月錢又高點的就好了。

沒一會兒,娘和妹妹就一塊進來訊問自己最近的情況了,什麼在顧府吃沒吃飽呀,幹活累不累啊等瑣碎事項,雖說有些問題很是令人無語可明白是她們的關心,唐糖麵帶微笑一一作答倒也沒露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