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紗鎮鄒家別院內,華燈初上。
告別了一日的喧囂,小院花園裏便隻有一片寧靜。兩個掌燈丫鬟提著五彩燈籠站在湖心亭兩側,柔光映出的是一綰髻婦人的側臉。
此人,便是鄒家大娘子,鄒宜君。
雖然綰髻,鄒家大娘子卻一直未嫁與他人做人婦。時間一晃而過,從她豆蔻年華算起,也已過了十來個春秋。
本該是承歡膝下相夫教子的年紀,彈指一揮間,就這麼一個人孤孤單單地過來了。為的,便是撐起鄒家幾欲轟然倒下的那一片天。
還好,她算是做到了,雖然很難很苦,她確確實實是做到了。
如今,她也將繼續做下去。直到自己的弟弟們有能力接過鄒家的衣缽,她才好脫下這層剛毅的外衣,變回若幹年前柔弱不堪重負的鄒宜君。
“小姐,可吃杏果?”
瑛姑托著茶色琉璃果盤,紅中帶著些嫩黃的杏子堆成了好看的形狀放在盤裏。
宜君隻是轉過頭來瞟了一眼,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想要嚐一嚐的欲望。瑛姑見狀,將那盤果肉放了下來。又拿了一隻青瓷碗,放到了宜君伸出的手裏。
“那杏果,便是今日王少夫人帶來的?”
宜君從碗裏抓了些魚食,輕輕撚著讓它們慢慢落進水池裏。不一會兒,平靜的水麵便泛起了漣漪,爾後動靜越來越大。幾尾看似肥美的錦鯉正在爭搶著這食物。
“是,王少夫人言,這是浣紗鎮的特產之一。”
“浣紗鎮……不是該是以窈窕淑女與七彩浣紗為傲麼?何時倒成了紅杏了?”
宜君唇角一彎,私下裏與瑛姑說話倒也沒了分寸,詼諧中透著些刁鑽。隻是此話幽默感未因為它的刻薄含義而減少半分,竟然把不苟言笑的瑛姑也逗著輕聲笑了起來。
“把那果肉拿來吧,我且嚐嚐。”
宜君拍拍手,將空瓷碗遞給了瑛姑。又將雙手在一小丫鬟端來的大盆裏浸了一會兒,洗幹淨了才拿來紅杏食用。
隻是一口咬下,甘甜溢滿整個口腔。宜君吮吸著那紅如寶石的汁水,似乎是很讚賞這甜美的水果。
瑛姑望著宜君吃得津津有味,終究是欣慰地鬆了一口氣。她以為,小姐很多少時的習氣都會被磨光了。自從宜君十五歲斷發,誓將鄒家重塑輝煌,瑛姑便再也找不到那個天真爛漫的小姐的影子了。
她不再大笑不止,更不會上樹下水,也不會肆意在走廊奔跑。現在的鄒家大娘子,是鄒家的主母,是代替她過世的母親的存在。鄒家蕭索之時,她是鄒家的頂梁柱;而今鄒家再次複興,人口眾多,卻有更多的人想將她這根房梁卸下,讓自己或者自己的子孫頂替上她的位置。
局勢越是變成這樣,瑛姑便越是尋不到那個她所熟悉的小姐的身影。她有時候也會胡思亂想,或許眼前的這位夫人,並不是小姐的本人。因為她的靈魂早就被迫重生了。
原先的那一個到底是去了哪裏,不要說瑛姑,就連鄒宜君自己也不明白了。
果肉已吃完,隻剩下一粒核。
宜君似乎還有些意猶未盡,還想拿一隻,可是剛拿在手裏,卻又放下了。瑛姑詢問地望去,看到一臉的索然無味。
“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