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創新的邏輯思維(1)(2 / 3)

倘若我們正想象自己以某種方式行事,差不多也就是實際上在這麼幹了,想象給我們提供的實踐能夠促使這種行為臻於完美。

通過一個人為控製的實驗,心理學家凡戴爾證明:讓一個人每天坐在靶子前麵想象著他對靶子投鏢。經過一段時間後,這種心理練習幾乎和實際投鏢練習一樣能提高準確性。

《美國研究季刊》曾刊載過一項實驗,證明想象練習對改進投籃技巧的效果:

第一組學生先記錄下第一天投籃的成績,以後的20天內每天練習投籃20分鍾,然後記錄下最後一天的成績;

第二組學生也同樣記錄下20天內第一天與最後一天的成績,隻不過在這20天中不做任何練習;

第三組學生記錄下第一天的成績,然後每天花20分鍾做想象中的投籃。倘若投籃不中時,他們便在想象中作出相應的糾正。

20天後實驗結果出來了:

第一組每天實際練習20分鍾,進球增加了24%;

第二組因為沒有練習,也就毫無進步;

第三組每天想象練習投籃20分鍾,進球增加40%。

查理·帕羅思在《每年如何推銷兩萬五》的書中,講到底特律的一些推銷員利用一種新的推銷額上漲了100%紐約的另一批推銷員則上漲了150%,而其他一些推銷員使用同樣的方法則讓他們的推銷額上漲了400%。

推銷員們使用的魔法實際上就是所謂的扮演角色。

其具體做法是:想象自己處於各種相異的銷售情況,然後再找出對策,直到在出現各種實際銷售情況時自己應當注意說些什麼、該做些什麼為止。

如此,他們越來越善於處理各種相異的情況。取得好成就也就很正常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推銷員,通過想象力,並結合自己實際的操作,取得了更高的工作業績。

他們還深刻地得出以下的體會:

“每次你同顧客談話時,他說的話、提的問題或反對意見,都是一種特定的情境。如果你總是能估計他要說些什麼,並能馬上回答他的問題、妥善處理他的反對意見,你就能把貨物推銷出去。”

一個出色的推銷員,即使休息時也會在頭腦中想象客戶對他刁難的種種情境然後想出相應的對策……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你都能夠預先有所準備,你想象自己和顧客麵對麵地站著,他提出反對意見,給你出各種難題,而你卻能迅速而圓滿地加以解決,並且始終麵帶微笑。”

自古至今,不少成功者都曾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了“正確想象”和“排練實踐”來完善自我,獲得成功。

拿破侖在帶兵橫掃歐洲之前,曾經在想象中“演習”了多年的戰法。

韋伯和摩爾根在《充分利用人生》一書中說:“拿破侖在大學的時候所做的閱讀筆記,打印出來時竟足足達400頁之多。他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司令,畫出科西嘉島的地圖,經過精確的數學計算後,標出他可能布防的每一種情況。”

世界旅館的領軍人物康拉德·希爾頓在成功之前,就經常想象自己在經營一家旅館。

當他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就常常“扮演”旅館經理的角色。

亨利·凱瑟爾說過,事業上的每一個成就實現之前,他都在想象中預先實現過了。這真是妙不可言!

怪不得人們總是把“想象”和“魔術”聯係起來。

“想象力”在成功學中,確實具有不能預料的魔力。

想象力並非“魔術”

關於想象力與魔術的問題,科學控製記為我們做出了正確的解釋:這些效果並不是“魔術”,而是我們的心理和大腦本身具有正常的功能。

控製論把人的大腦。神經係統和肌肉組織看做一套高度複雜的“伺服機”一部自動尋求目標的機器,運用自動反饋的信息存儲為手段,用這套機製指導自己通向預定的目標,並在必要時自動糾正其所指向的目標。

然而“伺服機製”並不等於“人”退化為一部機器,而是指大腦和身體由人操縱著象機器那樣發揮作用。人身上這套自動化的“創造性機製”隻有一種運行方法,也就是它不得不有一個既定的目標。

心理學家指出,你在要完成一件事情之前;應在內心先認識它、確定它。當你在內心裏“看到”一個事物時,你的內在“創造性機製”就會自動把任務承擔起來,它完成這項工作要遠遠勝過你有意識的努力或者“意誌力”,我們稱其為“超意誌力”。

所以,你在做一件事時,不要過分地用有意識的努力或鋼鐵般的意誌去施加影響,也不要太擔心,不要總是不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的正確性。

應該以一種輕鬆的心情去麵對,樂觀地在心裏想著你真正要達到的目標,然後讓你的創造性成功機製來承擔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