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謀殺 (一)
雨停,雲收。
晚春的烈日下,四野一片蔥蘢。
十幾名少年策馬從綠色的原野間跑過,每個人的臉上,都灑滿了陽光。
官道兩邊覓食的鳥雀被馬蹄聲嚇得振翅而起,於半空中不停地鳴唱。田間躬身耕作的男女,則警惕地抬起頭,滿臉狐疑:“這是誰家公子王孫,居然敢來滄州地麵上招搖?就不怕被那賈老虎看見,連人帶馬一並吞了去,連骨頭渣子都剩不下麼?”
騎在馬背上的眾人,卻絲毫沒感覺到不帶護衛在光天化日之下馳騁,會有多大危險。年初洶洶而來的遼軍已經退回滹沱河北了,滄州的地勢又是出奇的平坦,沒有可供綠林好漢占據的高山,而腳下這條官道的盡頭,大約十五、六裏遠處,便是滄州。一旦城外發生戰鬥,城內的官兵,在半個時辰之內就能殺到現場……(注1)
春風得意馬蹄疾,此刻用這句詩來形容一眾少年的心情,再恰當不過。
年初大舉南侵的遼軍,居然有一小半兒,被這群少年們拖在了定州以西的李家寨。並且接連折損了兩萬餘兵馬,數名都指揮使以上級別大將。導致遼國的整個南下計劃都大受影響,不得不放慢推進速度從前線分兵回救自家右翼,以免在兩國決戰的關鍵時刻,糧道被切,將士們餓著肚子打仗。
而劉漢國此刻最需要的便是喘息時間,緩過一口氣來之後,精兵強將盡數殺到了前線,憑著郭威與符彥卿兩位名將的密切配合,很快就穩住了防線,並且果斷發起了反攻,將遼軍逼得節節敗退,最後不得不灰頭土臉地逃回了幽州!
此戰之後,眾少年的名字響徹河北。其中最出風頭幾個,如鄭子明、韓重贇、趙匡胤和呼延讚,已經隱隱能和白文珂,慕容彥超等老將比肩。雖然後者位高權重,並且成名多年。但河北百姓隻知道關鍵時刻誰主動站出來擋住了打草穀者馬蹄,可記不住誰在大漢國當的是什麼官兒,更弄不清誰是幾品幾級!
相比於民間對少年們的口頭褒獎,大漢國朝廷的賞賜提拔,就顯得有些過於寒酸了。盡管有首戰破敵之奇功,盡管有郭威、李弘義、常思和符彥卿等老將的聯名舉薦,大漢國皇帝劉承佑,卻隻給了頭號功臣鄭子明一個滄州刺史兼防禦使的下四品官銜,至於邊境州郡隻設節度使不設防禦使的慣例,以及武將升遷必須與其戰功相酬的製度,則一概不提。
既然頭號功臣才給升了一級,僅僅由正五品下的巡檢使升為正四品下的防禦使。韓重贇、趙匡胤和呼延讚這哥三個從朝廷手裏所得到的好處,就更為雞肋了。劉承佑看在他們各自父親的麵子上,各自封了個從四品宣威將軍的虛職,然後賜予金銀若幹了事。反正這筆錢也不用從內庫裏頭出,小皇帝劉承佑自己不會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