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最後的準備(上)(1 / 2)

話說中日雙方各自準備著,而時間卻已悄然走到了九月十日。

在這些天裏,王真元和傅作義是連個洗澡的空都沒有,修路,建房,分配土地,建立戶籍,也虧了東北大學那些先到的學生們,幫了他們不少忙。

因為民國初期實行的是軍管製,各地都是軍政府,像傅作義這種儒將雖說也有處理民政的能力,可還是沒有衝鋒上陣來得痛快,所以這些天也是讓他苦不堪言,要不是義弟從後麵催著他,他真想撂挑子了。

據初步統計,到目前為止,東北三省共實際遷入綏遠的居民數目為一千三百四十七萬人,還有一些在路上的,由親友代為報備的未算在內。

不算民財,隻由三省官銀號和帥府邊業銀行,共解來綏遠財物換算成大洋合計為:兩億五千二百八十餘萬元。工廠、商號、學校、醫院等八百餘家。

除工廠類機構外,餘下皆留在歸綏,軍工廠已在包頭複建。整個歸綏一時間人滿為患。

按真元的安排,土地分配計劃是:每一成年人十畝,未成年人五畝,隨地配送種子,安家費為每人十塊銀元,綏遠全境劃出行政用地及軍事禁區後的麵積皆可以分配。

把歸綏城和包頭城各往外擴大三倍,以安置各個機構。由東北大學建築係負責進行城市規劃,合理得安排人口密度。以最快速度解決遷徙人口的工作、居住、就醫及入學問題,原綏遠稅務署擴大,待全民安定後根據實際收入情況製定稅率。

綏遠警察署進行擴編,做到每五百居民最少有一名警察服務,禁滅煙館、妓院、賭場等場所,一月內必須肅清,到期檢查時如還有違法經營者,一律嚴懲,決不姑息!

除政府用地和軍事禁區外,分配完得土地還餘一億多畝,看來還要多移一些人來。真元又想到,還有八天,就是曆史的轉折點了,這些準備夠了嗎?

做好戰備的東北軍能頂得住鬼子嗎?要怎麼樣引導這場戰爭的進程呢?

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吧。日本這顆長在中國身上的毒瘤,從現在開始就要瘋狂生長了,待到它熟透時,把它連膿頭一起割除,永絕後患,希望此場浩劫過後,能興我中國百年國運。

而他和陳壽亭合夥的大華染廠二分廠,也在歸綏城外開工建設著。

當陳壽亭聽說他成了東北軍二號人物後,不禁哈哈大笑,直說王真元不老實,不和他六哥說實話,由此原來的擔心也消失了。真元為大華廠辦了個專營執照,以後整個東北軍的被服和綏遠布匹市場,隻能專營“飛虎牌”產品。

兩千多萬人啊!還有幾十萬的部隊,這是多大的訂單。以後大華廠隻會為生產能力發愁了,這可是幸福的憂愁呀,現在陳壽亭睡覺都會笑醒了。

坐在辦公室裏正亂想著,卻聽著有人敲門,打開一看,卻是張學良來了。

原來綏遠這邊到底搞成什麼樣了,他心裏沒底,把一火車一火車的東北老鄉往這邊送,他總覺得不踏實,因為從王真元出現以來,發生的一切,就像是做了一場春秋大夢。

他有時夜裏醒來,卻覺得一切都是假得,是夢,但摸著那通訊玉簡,才明白這的確是真的。既然開始了,就往前走吧,吃過真元給他的藥,煙癮沒了,身子也一天比一天有勁,大病後的感覺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