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事情敗露(1 / 2)

這時候,到了開飯的時間了。

李世民看著那些埋鍋造飯的士卒忙成一團,臉上不由露出一絲微笑來:“來,眾位卿家,我等今日也在這營中用飯吧!”

眾大臣見李世民興致高昂,哪會說個“不”字,皆是一臉笑意的說道:“陛下與士卒同甘共苦,一個鍋裏吃飯,不愧是當年威震天下的名將啊!”

大唐江山由隋而來,幾乎所有製度襲承隋製,所以,論起文治來,他能得個仁君的名號就已經不錯了。所以李世民最看重的乃是武功方麵。從敗薛舉父子,到敗王世充、竇建德,再到如今的滅突厥、高昌,平吐穀渾,此等武功也的確讓他有足夠的資本得意。

如今聽到這些大臣稱呼其為“名將”,李世民哪兒能不高興呢?

坐在大帳之中,啃著兩麵煎得焦黃的大餅子,就著肉湯和肉幹,就這樣大口大口的吃著,這便是午飯。

“嗬嗬,朕好久都沒有嚐過這些麵餅的滋味了,今日再次一嚐,不由回想起當年的戎馬倥傯啊!”李世民坐在大帳最上方,連啃了兩個半斤一個的大餅子,喝了一碗肉湯,摸著肚子說道。

李世民話音一落,程咬金便跟著笑道:“這些年年景好過多了,這軍糧啊,可比當初我們啃得窩窩頭好多了,至少裏麵沒有糠和野菜啊!”

另外幾名將領也接著程咬金的話說了起來,追憶起當年戎馬征戰沙場的模樣。

李世民一邊笑著,一邊將目光望向侯君集:“侯愛卿,此次出征高昌,你可是立了大功啊!這十萬大軍征伐高昌,戰死者不足千人,攻城掠地,踏平高昌,實在是該記第一大功啊!”

侯君集以為這是李世民將要論功行賞的前兆,當場出列,半跪在地上,麵色激動的說道:“此戰高昌,路途遙遠,出征之時,寒風正烈,如今歸來,寒風又起。這大半年的光景,確實苦了不少的兄弟啊!”

李世民點點頭:“是啊,確實苦了那些征戰的漢家兒郎!此事朕自會論功行賞的。不過侯卿家,朕可是在朝中聽說了兩件關於你的事啊!”

侯君集心頭頓時感到不妙,抬起頭來,看著李世民:“不知陛下說的是那兩件事啊?”

李世民笑了一笑,站起身來,慢慢的在大帳內踱步,悠悠的說道:“這第一件事情嘛,便是侯愛卿你在攻高昌之時,從高昌皇宮中搶走大量的金銀財物。不巧被士卒看見之後,那些士卒便紛紛效仿,於高昌城裏搶劫平民財物。唔,不知可有此事?”

侯君集頓時堅決的搖搖頭:“陛下頂當時誤會了!那憲兵營的陸雲郎將也在事後來找過微臣,微臣告訴他那些箱子裏的東西乃是百年美酒!若是不信,可以請陛下查驗!”

李世民卻是擺擺手:“那侯愛卿進入那高昌皇宮的時候,為何把守得那般嚴密?為何一個裝著酒甕的箱子需要四名大漢來抬?還有高昌城,開皇年間,那裏曾被突厥攻破過,以突厥人的秉性,會留下什麼百年美酒麼?恐怕片瓦不存還差不多!”說道後麵,李世民語氣漸漸生硬起來,臉上的笑容也漸漸消失了。

侯君集低著頭,眼中閃過一絲陰狠,慢慢抬起頭來,輕聲說道:“陛下,你這可冤枉了微臣。初入高昌皇宮,誰知道裏麵是否有埋伏,微臣自當慎重。至於那箱子需要四個人抬,卻是微臣害怕那箱中酒甕傾覆,讓四人來抬,卻是為了保持平衡。而這些美酒卻是微臣在皇宮之中尋了一日,打開一處極其隱秘的地窖找到的!”

李世民聞言,臉色微微好轉一點:“雖然侯愛卿你這般說,但是朕還是要好好調查一下,看看此事是否屬實!”

侯君集麵色之中閃過一絲慌亂,一閃而過,隨即便鎮靜下來。

李世接著道:“這第二件事便是侯愛卿你認命官職一事!侯愛卿當時手中既無吏部之批文,又無朕之手諭,你怎能認命官職,而且認命的人中,大部分都還是高昌人?”

侯君集道:“當時情況有變,突厥兩萬大軍直撲高昌,殺向輪台,雖為我軍所阻,然人心浮動,恐生變亂。在這種情況之下,微臣便擅自任命了各城城主。這些城主皆是原先高昌的官員,職位不高,威信不夠。微臣之所以派他們為城主,便是存了用完棄之的念頭。此事從權,還望陛下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