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做稱職的賢內助(2)(1 / 3)

有這樣一個女人,當她和丈夫結婚以後,她就一直在努力使她的丈夫成為白領階層的工作人員。當她嫁給她丈夫的時候,她的丈夫本來是個高明的水管工人,而且工作很快樂。她羞恥於讓朋友看到自己的丈夫帶個便當(即使裝滿了最好的菜),而朋友們的丈夫卻提著公事包(雖然裏麵空無一物)上班。所以她就插手進來。

為了不讓太太整日嘮叨,這位可憐的家夥就跑到一家大公司去當抄寫員。多虧他太太的這個想要使他有點成就的決定,幾年來他在重重困難之中也升了好幾級。如果他繼續當水管工人的話,他們的收入可能就不是這樣了,但是,老天有眼,他現在已經拿著筆杆,不拿螺絲刀了,而且他太太也覺得抬得起頭來。他是個對工作感到厭煩的普通文員,從生活裏得不到多少樂趣。但是他的妻子卻有許多時間告訴她的女伴們,她是如何把自己的丈夫從勞工的階級裏拉上來。

為了體麵,逼著丈夫放棄他喜愛的工作崗位,遷就不喜愛的工作,有時候還會促使他離開已經很合適的工作,硬要往上升。放棄一份有資格接任的高職位,是需要勇氣的;然而升級有時候也會帶來不幸呢!

這種說法在檀香山警察局的克裏佛·西瓦茲曼的身上得到了印證。警車巡邏員西瓦茲曼在他的小女兒生下以後不久,他被調到另一個部門。這個調職雖然加了薪,但是同時也需要更長的工作時間,而且壓力更大。他幾乎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太太和小孩。但是作為一個有責任心的警察,他仍然接受了這項調職而想要努力做好新職務。

他看起來似乎過得還不錯——直到他開始變瘦,睡不著覺,覺得苦惱和脾氣暴躁。西瓦茲曼去找他的醫生檢查病因。醫生是他的私人朋友,在他身上找不出什麼毛病。但是經過一段長談之後,醫生認為西瓦茲曼的麻煩是自己造成的。醫生打電話給警察局長,告訴他,西瓦次曼再這樣下去就會倒下去了,除非他被調回巡邏部的老崗位上,否則警方就要失去一個好職員了。

西瓦茲曼被調回巡邏員的崗位,他的健康馬上得到改善。一切都恢複了正常,包括吃飯、睡覺、體重、脾氣。

西瓦茲曼說:“在我看來,做一件我所喜歡的工作,比領取高薪要重要多了。健康、幸福和滿足,比金錢要重要多了。”

克裏佛·西瓦茲曼很幸運地能夠及時得到這個教訓。

有些人卻從無這種機會——一直到時機太遲了還是不曉得。

讀過約翰·馬寬特的小說《沒有退路的據點》的主人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定會記得,在那個社會裏“高級”的學校、俱樂部、衣服和生活方式,比個性更加重要,所以那個妻子就不斷地慫恿她的丈夫,要一層層地爬上階梯,以滿足她對於社會名譽的欲望。這位丈夫雖然不那麼熱衷於這種成功,但是對妻子的計劃很合作,直到最後他想回頭已經太遲了——他發覺自己已經站在一個沒有退路的據點,深陷進一個不適合他的本性的社交圈裏。

有時候妻子的野心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在最近一期的《時代周刊》裏,以下這行標題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美國官員的自殺和他的野心有關。”

文章中寫道,一位41歲的國務院官員上吊自殺了,原因如警方所說的,由於“野心受到了挫折”。負責調查的警官說,這位不幸的自殺者的最大野心是做個外交官。但是他在國外服務考試中已經失敗兩次,或者可能是3次了。

由此可見,一定要滿足於我們能力範圍以內的工作,不要害了我們自己或我們的丈夫,不要費盡心力去求取超出我們能力的成就。

不論妻子還是丈夫,都不要渴望超出我們能力的成功。彼德·史坦克隆博士在其著作《如何停止謀害你自己》中,責備那些過分逼迫自己的丈夫的妻子們——她們要自己的丈夫永不休止地努力,以爭取比她們的鄰居更多的錢、更好的名聲和更高的生活水準。“這種女人,”史坦克隆博士說,“天生就是求名利的人,或是因為受到熏陶才得到了這種特性。我曾經看過這種人,破壞了許多家庭的幸福。”

因此,允許你的丈夫去發揮他那天賦的自我吧!不要設法強迫他進入你所預見的、屬於“成功”的觀念模式裏。“一個作家不可能寫好各種小說,”《生活的藝術》一書的作者安德瑞·英洛伊斯說,“一個政治家不可能將每一個環節都改革好;一個旅行家不可能走遍每一個鄉村。我再強調一遍,我們一定要毅然決然地放棄不適合自己的計劃。”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丈夫獲得最高的成就,你就該鼓勵他、愛他、刺激他,和他一起工作。但是一定要當心,別迫使他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或者給他太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