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多寶一邊張開鼻孔享受著茶香,一邊看著小美熟練的茶藝。
小美的手法很熟練。佳多寶有種眼花繚亂的感覺。這丫頭,居然是茶道高手!
”知道茶文化嗎?“韓老忽然問道。
”嗬嗬,我對茶文化沒什麼研究,隻知道一點點。”佳多寶說道。
”說說!“韓老很和藹地說道,就像一個長輩麵對自己的孩子。
“飲茶的初始源於古代。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佳多寶停頓了一下,看了一眼韓老。
“你還知道什麼?繼續!”韓老笑著說道。
佳多寶思索了一下,說道:“這要說起來,茶的起源最早來自於我國。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之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代、齊武帝、永明年間,我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我國的茶籽帶回了日本。爾後,茶葉從我國不斷傳往世界各地,使許多國家開始種茶,並且有了飲茶的習慣。
但是,飲茶的茶藝茶道,並不是我國唯一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和非洲。我國隻是茶起源而不是發揚光大的唯一”佳多寶思路流暢,語言清晰。
韓老聽得有些入神。
就連對佳多寶不屑一顧的小美,也忍不住支起了耳朵。
“知道茶文化的內涵嗎?”小美忽然插了一句。
佳多寶看看小美,這丫頭根本就沒看他。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我國文化內涵的一種。我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所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與華夏的文化內涵,以及禮儀相結合,而形成一種具有鮮明華夏文化特征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佳多寶說道。
“聽說古代茶字的來源嗎?”小美把沏好的茶水分別倒進三個紫砂茶碗裏,問道。
佳多寶蹙著眉頭想了想說道:“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將”茶“字寫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是其中一項。由於茶葉生產的發展和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因此民間的書寫者,為了將茶的意義表達的更加清楚、直觀,於是就把“荼”字減去一劃,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茶”字。”佳多寶侃侃而談,盡可能的把自己知道的東西都說出來。
佳多寶沒有發現,正在忙碌的小美臉上露出驚訝的神情。
“哈哈哈!你小子,這還是知道一點點?比我老頭子知道的都多。”韓老笑得胡子直顫。
”皮毛,我知道的都是皮毛!嘿嘿!“佳多寶有些小得意。
“你知道茶的分類嗎?”小美忽然插嘴道。
佳多寶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綠茶,紅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花茶,普洱茶,鐵觀音,大紅袍,龍井,毛尖等等。當然這些都是原茶。以各種毛茶或精製茶再加工而成的稱為再加工茶,包括花茶、緊壓茶萃取茶、香味果味茶、藥用保健茶及含茶飲料等。有的有茶名,但實際上並非茶,而是有藥用價值,比如杜仲茶、鬆針米茶、羅布麻茶、人參茶、菊花茶、桑芽茶、金銀花茶、桂花茶、薄玉茶、刺五茄茶、蟲茶、青豆茶、玄米茶、鍋巴茶、老薑茶、紅棗茶、竹葉茶、丹參茶、胖大海茶、鉤藤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