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展現人性的豐姿(4)(2 / 3)

“在這裏我以我的親身經曆提醒大家,無論什麼時候,你在與那些報紙打交道時都要謹慎小心,最好不要惹怒記者,否則他會讓你的名聲更壞,而這正是他想要的。可你卻掉進了泥潭裏,怎麼洗也洗不幹淨了。一般說來,在記者和編輯的隊伍中,優秀者占絕大多數,但也不乏小人混在其中,還是小心為佳。”

一次,一個旅行家對一個猶太人說:“你們猶太人聰明、機智,而且非常擅長經商,無論在美國還是歐洲都獲得了顯赫的地位,而且,這種地位看來十分牢固。”

“您說得很對,有些人是幹得十分出色,”猶太人回答道,“但是,你為什麼老是提及他們經商的能力呢?”

“難道你不認為經商是一種能力嗎?”

“能力?不,您說錯了,那是一種天才。讓我來告訴你二者在商業上的區別吧。你去一家商店,把主人需要的貨物推銷給他,這是能力;可是如果你把主人不需要的貨物也推銷給他,那你就是天才了。難道你不認為我們猶太人就是這樣的天才嗎?”

約翰·阿斯特是美國的大商人,他也是個極有機智的人。一次,他搭乘的輪船在海上突然遭遇了暴風雨。這時,船上的乘客以為即將遭遇不測,絕望之中一個個都跑上了甲板。隻有年輕的阿斯特仍然安安靜靜地躺在船艙裏,而且換上了最貴重的衣服。他心想:即使輪船不幸沉沒,若能僥幸獲救,至少還保留了一件貴重的衣服,損失也能減少一些。

保持自我本色才能有個性

一個人最糟的是不能成為自己,並且在身體與心靈中保持自我。

你在這個世界上是一個嶄新的、獨一無二的自我,為此而高興吧!

不管好壞,你隻有好好經營自己的小花園,也不論好壞,你隻有在生命的管弦樂中演奏好自己的一份樂器。

一個人放棄自我本色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去模仿別人,跟著別人的屁股後麵跑,這樣把別人的特色誤以為是自己應該追逐的東西,多半都會不能成大事者的,即使有一點成大事者,也是沒有什麼特色的。這一點,對成大事者來說,是一大忌諱。

美國北卡羅萊州的愛迪斯·阿爾雷德是一個極為敏感羞怯且胖乎乎的女孩,她的母親非常古板,認為她把衣服穿得太漂亮是一種愚蠢,而且衣服太合身容易撐破,不如做得寬大一點。正因為如此,阿爾雷德從不參加任何聚會,也沒有什麼值得開心的事。上學後,她也不參加同學們的任何活動,甚至運動項目也不加人。原因是,她總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

長大後,她嫁了一位比她大幾歲的先生,但她還是沒有任何改變。她丈夫的家是一個穩重而自信的家庭。她想要象他們那樣,但就是做不到。她努力模仿他們,也總是不能如願。她丈夫也幾次嚐試幫她突破自己,卻總是適得其反,她越來越緊張易怒,害怕見到任何朋友,甚至一聽到門鈴聲都會驚慌!後來她是徹底地失敗了。她害怕丈夫有一天會發現真相,所以每次在公共場合,她都盡量顯得開心,甚至裝得過了頭。最後她竟然想到自殺。

但她終於沒有自殺,而是很好地活了下來。

那麼是什麼事改變了這位幾乎自殺的婦人呢?隻是一句偶然的話。卡耐基繼續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