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激情演講(2 / 2)

“愛卿有何詳細方案?”

陸秀夫道:“陛下,臣以為可分兩步進行,第一步首先要重新核定人數,堅決杜絕空餉行為,其次要裁撤老弱病殘,第三可以抽調部分廂軍充入地方府衙,維護當地治安,餘者經過考核,留在廂軍,擔當役兵或輔助兵;第二步再全麵取消廂軍編製,合格者編入禁軍或鎮邊軍,不合格者清退。”

“陸愛卿,詳細方案上折於朕,朕自會好生考量。”

“陛下,此事不妥吧。”馬廷鸞出班奏道,“這一來廂軍建製乃太祖欽定,二來萬一地方發生暴亂,何以應對?”

“馬愛卿,朕問你,為什麼會發生暴亂?”

“這個嘛,是因為有些不懷好意的刁民帶頭鬧事。”

“是,的確有些刁民鬧事,這些刁民人數極少,隻是為什麼會有很多人會跟隨呢?”

馬廷鸞想了想道:“其因有二,一是那些刁民極具煽動ìng,二是跟隨之人吃不飽飯。”

“恩,馬愛卿之言有理。縱觀曆史,我朝的暴亂算是最少的,基本上沒有大規模的暴亂出現,就是因為我朝的經濟相對發達,我皇室先祖以民為本,百姓大都可以安居樂業,自然就會使跟隨之人遠較前朝為少,這也就是古人所雲,倉廩實而知禮節。師臣,你是嗎?”

“啊?是,陛下聖明。”賈似道似乎還沒緩過神來。

“遠古聖人曾道,君輕民重,這是什麼含義?朕以為這就是在告訴大家,任何朝代都像一座寶塔,塔基就是下百姓,而朕就是塔尖,你們呢,你們都是塔基和塔尖的連接點,隻要民為重,塔基堅固,連接處不斷,這座塔就能屹立不倒。我華夏數千年的曆史,哪一朝的亡國之君不是自亂基石呢?從遙遠的夏商周到曾經輝煌過的漢唐盛世,都是如此。”到這裏,我提高聲音繼續道,“各位愛卿,你們務必記住這點,為官者當胸懷百姓,才能使我朝長盛不衰。我們不能隻去嘲笑曆史,更重要的是不能重蹈覆轍,曆史告訴未來,隻有從中吸取教訓之人,才能笑到最後。”

我越越激動:“自朕登基以來,已曆半年,朕將先帝所留藏書全部通讀,從中明白不少治國之道。朕不瞞各位愛卿,起初之時,朕覺得信心嚴重不足,我朝外有蒙古強敵,內有不和之音,實在難以為繼,然,到了今rì,朕卻是充滿信心。原因有三,這第一嘛,就是來自先帝之夢,先帝在夢中告訴朕,如果我朝能夠中興,當rì便會有rì有食之現象。第二,在讀完這些書籍後,朕明白了為君之道,結合現狀朕也弄清了我大宋的優劣勢,各位愛卿,想必你們都認為我朝不如漢唐盛世吧,漢唐的確昌盛,但是漢唐的外患都是些氏族聯合體,還不能稱之為國,而我朝曆經遼,金,蒙三大實實在在的國家政體,至今仍然不倒,就足以證明我朝的優勢,隻要我們能夠揚長避短,中興我朝指rì可待。第三,便是在朝以及在野的各位忠貞之士,比如先帝舊臣賈愛卿,何基何愛卿等,中堅如各部尚書大人,新人如文祥,陸秀夫等都是不世之才。朕十分欣慰有各位之助,你我君臣同心,何愁大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