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飛,給大家聽聽。”
“皇上,要打造內壁光滑平直且不會爆膛的槍管,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jīng鐵的品質,一是鑽銃工藝。這jīng鐵嘛,微臣從皇上的物術簡要中已經弄明,需要減少生鐵中的含碳量,也就是皇上所的鋼,在和兵器監以及工部的不少匠師談論後,臣已找到了冶煉鋼的方法,而鑽銃技術,得自沈先生和全老弟的幫助,臣也已經製造出簡單的銃床。如此一來,槍管的製造就基本沒有問題了。”
“恩,很好,走,去試槍。”我壓抑住興奮道。
“皇上,讓臣來試槍如何?”文璋高興道。
我看著雲伯飛:“雲愛卿,可以嗎?”
“當然可以,文璋將軍,我來教你。”
大掌事陳東平帶著我們來到火藥司靠近落石山的一處空白場地。
雲伯飛左邊掛著一個裝引藥用的梯形鐵邊壺,右邊斜著裝彈丸的皮盒,裏麵有個白sè瓶,是裝發shè藥用的,每瓶裝一發的藥量,這樣可以避免士兵在戰場上因緊張,而裝多或裝少發shè藥。
“首先將引藥倒入引藥鍋,並合上引藥鍋蓋。”雲伯飛一邊演示一邊講解道,“然後擰開裝發shè藥的瓶,將發shè藥從槍口倒入,再將彈丸槍口裝入,隨後從槍管下抽出通條,搗實彈丸和發shè藥,點燃火繩,把火繩固定在火繩夾上,一眼閉,一目睜,做瞄準狀,對準目標,扣動扳機。”
為了使大家看清過程,雲伯飛的動作極其很慢,得也很詳細。
“複雜,真的是複雜。”我暗自想到。
文璋在雲伯飛的指導下,完成了發shè準備,言道:“臣文璋準備就緒,請皇上下令。”
“好,文璋,預備,放。”
隨著我一聲令下,文璋扣動扳機,隻聽見“嘭”的一聲,八十米外披著鎧甲的靶子上冒出一陣煙霧,眼力極佳的袁棘,文璋等人已經看出在鎧甲的左下端露出一個洞口。
“打中了。”文璋高聲喊道。
我可不像文璋這般興奮,而是對著袁棘道:“先生,如果在近距離,你能躲開嗎?”
袁棘想了想道:“三五米之外,臣能躲開,七八米之外,藍羽能躲開。”
“嗬嗬,這年頭像你們這般身手的可不多啊。”
“陛下,隻是這火槍的準備時間太長了,似乎。。。。。。”
“先生,火繩槍主要是運用在戰場,如果是武林人士的較量,那還是用處不大的。不過,以後會有更加先進的槍械出來,那就很難了。”
“是,陛下。”
我知道像袁棘這樣的武林高人對火槍自是不屑一顧,當下也不去破,對文璋道:“文璋,倘若幾百支火槍同時發shè,會是什麼效果?”
“臣,臣可不敢想象那種場麵。”
袁棘這時也想道,麵對一名槍手好躲,如果幾十支火槍同時開火,自己是否還能全身而退?
“哈哈。”我笑道,“假設一百名蒙古騎兵向你衝來,你一聲令下,開火,這些敵人也得倒下不少吧。”
“是啊,不過,這火槍準備時間太長,當第二次第三次shè擊時,敵人可能就會衝到眼前了。”
“恩,這是火繩槍的一大弊端,我們可以從兩方麵來降低這個弊病帶來的風險,一是采取三段式shè擊方式,二是各兵種的相互配合。當然,這也無法從根本上消除shè擊過程即複雜又緩慢的問題。”
文璋好奇地問道:“皇上,恕臣無知,什麼是三段式shè擊,兵種又需怎樣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