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公私合營(2 / 2)

“公子,草民愚鈍,請公子解惑。”

“這個義字得好啊,做買賣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賺錢,賺錢以後又做什麼?當然是循環再投入。再然後呢,還需做什麼?便是為下之義了。這個義字可以成是大義,是道義,也是公義,是情義。它告訴商人們一個道理,就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才能與地形成良ìng循環,才能生生不息。蒲壽庚,你也算是富甲一方,即便財富再多,對你而言,也隻是個數字而已,如今你已經到了買賣的最終階段,就是為下之義而從商,這可是商人的最高境界。”

蒲壽庚知道白圭其人,也知道宋朝真宗皇帝曾封白圭為“商聖”;民間則稱白圭為“人間財神”,卻不知道什麼商人要具備的五個條件,被我道道,倒也是深信不疑。

“公子聖明,草民能夠得以追隨公子,深感榮幸,草民願意追隨公子已達成商人之最高境界。”

“好!蒲壽庚,你知道香料出口海外利潤奇高,你也知道了味jīng在海外會有很大的市場,但這些都是九牛一毛,我獅峰商行的硬筆,放大鏡,你都知道吧?”

“公子,草民當然知道。”蒲壽庚隨手從懷裏拿出一個放大鏡道,“草民也是隨身攜帶,對於年紀大的人來,的確方便了不少啊。”

“恩。類似這樣的東西,我朝,我行還有很多,有的已經開發出來,有的還在研製中,除了有少部分屬於違禁品外,大多數物品如果都交給你來運作,海外的市場是什麼樣的前景,相信你也很清楚吧,你在海外有現成的客戶,隻需將這些物品灌入你原有的客戶群,利潤自然就會成倍的增長。而且這些東西還能夠讓你原有的客戶群擴大數倍,想想,會是什麼結果呢?可以用無窮無盡來形容吧。你來看看這個。”

我從桌上拿起一根火柴,在旁邊塗上紅磷的匣子上輕輕一劃,隻見一道火光冒出。

“這叫火柴,是剛剛研製出來的,雖然還是過於粗糙,卻十分方便,這比起火刀火石是不是方便了許多?”

“神奇啊!”蒲壽庚感慨道。

“這些物品今後會層出不窮,我的無窮盡的利潤是不是機會很大呢?”

蒲壽庚反應極快,那怕自己現在隻有一成的本金,但在數年後可以無數倍的增長,到時不僅能賺回其餘的九成,而且還會遠遠超過,更何況自己還是奉旨出口,風險很,這麼算起來,隻賺不賠,那可是大的好事啊。

“官場傳聞,皇上之親信大臣陸秀夫曾經過,陛下乃神人也,或許真是如此。”蒲壽庚想到。

“公子,草民定會按公子旨意行事。”蒲壽庚再次起身拜道。

我記不清曆史上浦家的發展情況,但我知道,浦家已經改變了其原有的軌道,走上了另外一條路。對於浦家,或許這個結果比按照原有浦家的發展更為值得期待。如果當初入京時蒲壽庚是無奈之舉,那麼到了現在,蒲壽庚卻已是心甘情願了。

獅峰商行今後的客戶主要在國內,而大宋對外貿易商行(對外還是稱浦氏商行)則隻做出口貿易,我打算將蕭和蒲壽庚打造成我身邊的兩大“紅sè資本家”,當然,我是絕對的控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