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掛帥(2 / 3)

“這些朕都知道了,愛卿與蒙古人交戰數十年,應該對其深有了解吧,以卿之所見,這次我朝應該出動多少禁軍?”

夏貴不溫不火道:“請陛下定奪。”

我聽夏貴所言盡是官場之語,不覺有些惱怒,正yù發作,但轉念一想,夏貴自知並非我的心腹,又受賈似道節製,當然不敢亂言。我語氣依舊緩和道:“夏愛卿,朕從未打過仗,這次出兵是否正確,朕也不知,但朕知道,我朝疆土,無論大,朕都會寸土必爭,廬州府乃淮南西路治所,當然不容有失。廬州北麵的壽hūn雖仍在我朝手中,但其周邊盡被蒙古侵占,如果朕要愛卿你將淮河南麵之地全部奪回,你能做到嗎?”

“啊?”夏貴吃驚道,“陛下打算反攻嗎?”

無論是從樞密院還是兵部,夏貴都沒有聽過要反攻淮河之事。今rì陛下之意何為之?夏貴暗道。

“有何不可?廬州到壽hūn之間本就是我朝領地,而且再往北之地也是被原來的金國所占,朕要拿回屬於自己的土地,情理之中吧?”

“陛下,應該的,這當然在情理之中。”

我笑了笑,手指輕輕地敲打著桌麵,凝視著夏貴,片刻後指了指牆上的地圖道:“壽hūn乃是淮河南岸第一軍事重鎮,北臨淮河,南有瓦埠湖、安豐塘等湖泊,東麵是一大片山丘。盡管壽hūn城牆高大,防禦體係健全,但其西麵,北麵長期處於蒙古人的視野中,一旦失守,則江淮平原危亦。所以朕猜測這次阿術出兵的目的除了前麵你所的以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可能,就是截斷廬州與壽hūn間的聯係,其最終目的不在廬州,而是壽hūn。”

這兩rì來,我仔細觀察了淮南西路的軍事地圖,我把我當做忽必烈,派兵廬州,目的何在?我一直沒能想出答案,陸秀夫所言的隨意之作,是有可能,但作為一個軍事戰略家,即便是隨意之作也會隱含著另外的目的。

忽必烈出兵廬州,表麵上或許是在試探宋朝的反應,你宋朝如果強行反擊,則我撈一票就走,如果示弱,那我就得寸進尺,但其根本的目的是在為攻下壽hūn做準備。

會下棋的人都知道,走一步要後麵兩步,而高手大師們則是走一步能到十步甚至三十步以外。兵臨廬州這一招本身就可進退自如,還為了後麵十步以外的棋局奠定了基礎,高招也。

忽必烈是高手,真正的高手。

不過,我好像也該算高手吧?

如果讓印涯,道法做裁判,一定也會認可這點,我和忽必烈都稱得上是當今世上頂尖的兩位棋手,雙星閃耀,難分伯仲,我突然想到。

夏貴也是名將,被我這麼一,心裏很快便覺明了。

“陛下高瞻遠矚,臣不如也。”

“夏愛卿,你是我朝為數不多的名將,你仔細想想,朕讓你去廬州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把宋朝當做一個家庭,我就是這家的主人,所以我想得會很多,而陸秀夫等人的視野畢竟沒有我這樣開闊,他們也不知道忽必烈厲害如此,至於像夏貴這樣的將領,雖然經驗豐富,但是他們似乎並沒有把自己當做這一家庭中人,而更像是個門客,自然不會想得太多。這也就是為何蒙古攻打南宋時,有這麼多漢jiān的原因之一了。

夏貴思忖一會道:“陛下,臣以為至少需要帶走二萬禁軍。”

“哦?來聽聽。”

“陛下,如果僅僅是守住廬州,那麼臣不需一兵一卒,隻要淮南西路的三萬多邊軍足以。但是如果要將防線北移至淮河南岸,則需要更多的人馬。具體該如何布置,請恕臣愚鈍,臣一時無法考慮周全,隻有親臨現場,方能有實在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