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點點頭道:“這個朕聽先生提到過,隻是這和賈似道有何關係!”
“陛下,臣自離開帝王穀後,對於武林各地的情況都頗感興趣,那吳家上代家主名叫吳顯峰,為人俠義,憂國憂民,時值蒙古南侵,吳顯峰不忍生靈塗炭,組織民眾抗擊過侵犯長沙的蒙古兵,後來更是投身軍中,以吳宏之名成為了孟珙元帥帳下的貼身侍衛長!”
“吳宏,是他。”陸秀夫驚道。
“恩,陸大人也知道其人!”
“先生,陸某曾聽李大人提及此人!”
袁棘繼續道:“不錯,孟帥的核心團隊都知道其侍衛長名叫吳宏,但是軍中知道吳顯峰身份的卻就隻有孟珙元帥和賈似道兩人,這吳顯峰不苟言笑,在軍中行事低調,旁人就隻知道他是孟帥身邊的侍衛,而且,這吳顯峰當時曾經立下過一件大的功勞,陛下,淳佑六年(46年),原南宋鎮北軍將領,時任蒙古河南行省的範用吉秘密向朝廷請求投降,有這麼一回事吧!”
“恩,是有此事,隻是最終並未成功!”
46年,身為蒙古河南區域軍政長官的範用吉通過孟帥標明了向朝廷請降之意,此人一旦歸順過來,顯然會在軍事上對南宋大有裨益,但結果卻是“珙白於朝,不從。”朝廷的解釋是,此人忠jiān難辨,兩麵三刀,恐有詐,因而不願意招降納叛,宋理宗的禦筆中卻對此作了詳解,宋理宗犯了帝王常見的疑心病,害怕範用吉的歸順會增長已經擁有朝廷一大半兵力的孟珙之勢力,便起了猜忌之心,於是便認同了朝廷“叛服不常”的理由,拒絕了範用吉的請求,這件事直接導致孟珙心灰意冷,並一病不起,於同年九月逝世。
“陛下,當年正是因為吳顯峰孤身北上,服了範用吉,雖然事情未成,但吳顯峰的功勞卻是極大,隻不過此事在軍中也就隻有孟帥一人知曉而已!”
“恩,如果當時能得到範用吉,則進軍中原無疑方便了許多!”
我這隨意的一句話也就等於否定了宋理宗對於此事的處置態度。
“陛下,這吳顯峰卻有一個壞習慣,就是好酒,並在酒後毆打過對孟帥不敬的監軍,孟帥病臥時,那監軍借機發難,yù斬殺吳顯峰,卻得賈似道拚死救下,才得以逃生!”
“這賈似道也做過件好事啊!”
“是,陛下。”袁棘接著道,“孟帥仙去後不久,吳顯峰也因心情壓抑,酗酒過渡而病逝,在吳顯峰臨終時,就隻有賈似道和吳家下代家主在場,自此以後,吳家下一代的四劍便再也沒有出現過,隨著老一代的四劍相繼離世,吳家也就漸漸淡出武林人士的視野了!”
“也就是賈似道是吳家新家主最後所見過之人!”
“以目前掌握的情報來,應該是的!”
“如果吳家隱居在賈似道處,倒也可以解釋這十多年來吳家一直不為人知的現象!”
“陛下,是有這種可能,吳家或許是為了報答賈似道對於其老家主的恩惠,便成為了賈似道的秘密護衛!”
我點點頭道:“賈似道以前所做的善事,換來吳家的追隨,也是物有所值啊!”
“陛下,隨著孟帥的仙去,我朝的時局大不如前,社會動蕩,特別是五六年前的忽必烈南征,如非其內部汗位之爭導致最終不了了之,恐怕這幾年我朝的rì子就會更不好過了,時局如此,武林人士對於世家的關注也越來越淡薄,大家自顧不暇,也就無心去追根問底了,加上吳家行事曆來就顯低調,其神秘之處絲毫不亞於道盟,這些年來賈似道又是大權在握,所以吳家隱居在賈似道處也就是大有可能了,隻不過,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證據!”
陸秀夫道:“先生,那是否讓龍牙在賈府的內線去查查!”
袁棘搖頭道:“不用,我龍牙的內線根本不足以探查到賈府的核心情報,況且那吳家四劍武功高強,稍不留神便會露出痕跡!”
我也讚同道:“先生得不錯,即便吳家一直在賈府,也從未聽聞做過什麼壞事,從吳家老家主的俠義來,吳家也並非jiān惡之人,朕猜測,吳家隻是為了報恩,才和賈似道走在了一起,而且,賈似道和當年在孟珙元帥時期已經大不相同了,吳家或許也並不讚成現在的賈似道,隻是因為老家主臨終過些什麼,才一直如此的!”
“是,陛下英明!”
我笑笑:“朕也隻是猜測而已,先生,葉東升和姚朝輝南下廣南路已經有不少時rì了,有消息傳回來嗎。”-&l; &g;-
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