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鬆含!”
“臣在!”
“吳鬆含,朕過你的資料,十多年來,你一直在軍中服役,累積戰功,升為禁軍弓馬軍副指揮使,可以是完全靠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升上來的,在禁軍中,你號稱箭神,這個名字不錯,可和趙寶的槍王媲美,待朕哪得閑,去軍營中,你們一個槍王,一個箭神,誰更厲害。”我接著道,“吳鬆含,朕任命你為臨安戰區第三廂指揮使!”
“臣吳鬆含謝陛下恩典!”
“對了,你們臨安戰區第二、第三廂指揮使都有自己的綽號,張順,你身為第一廂指揮使,你有沒有呢!”
張順道:“陛下,臣沒有!”
“那朕給你取一個吧,張順,朕,你就叫‘浪裏白條’吧!”
“浪裏白條。”張順雖然不知道此為何意,但見我親自賜名,自也十分歡喜,忙謝恩道,“謝陛下賜名,臣以後就叫浪裏白條了!”
浪裏白條,《水滸傳》中張順的別名,意思是指其在穿梭水麵時快速無比,就象一根白條一閃而過,至於真正的張順是否如此我就不得而知了。
臨安戰區的三位廂指揮使任命完畢,我繼續叫道:“龍在田!”
“臣在!”
“聽你對於本朝的軍製頗有研究!”
“是,陛下!”
“恩,龍在田,你是武舉出身,在禁軍中服役六年,有多年帶兵的經驗,又有實戰經曆,朕任命你為廣南戰區第四廂指揮使!”
“是,臣龍在田謝陛下厚愛!”
對於龍在田,我自是猶豫了很久,我知道他是賈黨中人,但一來沒有合適的人選,二來也是由於範文虎的力薦,我也暫且認可了。
我最後點名道:“馬暨!”
“臣在!”
“馬暨,朕任命你為廣南戰區第五廂指揮使!”
“臣馬暨謝過陛下!”
“馬暨,朕過一篇你對於廣南邊境地區的一份奏折,建議在廣南建立以邊軍為主,少數民族屯兵為輔的防禦體係,這次朕新立廣南戰區,目的是要將整個廣南納入我朝正規的防禦體係中,因此會不分民族,統一稱為廣南戰區,你們南下廣南所帶的兵力隻有編製的一半,另外一半要到當地後自行招募,而當地民族眾多,你們必須團結各個民族,不得欺壓任何一個少數民族,隻要做到一視同仁,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是,臣馬暨謹遵陛下旨意!”
“印應雷、王安節、範文虎!”
“臣在!”
“印愛卿、王愛卿,臨安戰區三廂的士卒已經招募完畢,各廂的指揮使也已經任命,接下來,你們就要盡快完成戰區各部門的組建,參謀部、情報部等一個都不能缺少!”
“是,臣等遵旨!”
“範愛卿,廣南戰區的兩廂均隻有一半的將士,你可以先安排部分隊伍先期前往廣南,而你在最近需要盡快搭建好戰區其它部門的骨架!”
“是,臣遵旨!”
“三位愛卿,在你們安排好將士的駐地後,立即展開練兵事宜,從這次淮南西路的安豐戰役,我朝將士的戰鬥力還是有待提高啊!”
“是,陛下!”
“恩,各位愛卿,朕在此正式宣布下,我廬州軍已經攻破了安豐軍北麵的陽家鎮,成功地收複了淮河南岸之地,在這場戰爭中,我軍以傷亡三千多人為代價,擊斃擊傷以及俘虜了蒙古軍一萬多人,並且擊斃了敵軍主將,身為萬夫長的蒙古大將虎馳,至於詳情戰況,還需要等夏貴夏愛卿的戰報!”
馬廷鸞聽罷,高興道:“一萬多名蒙古軍,陛下,此實乃我朝近年來的大捷啊,臣恭賀陛下!”
葉夢鼎同樣激動道:“是啊,大喜啊,陛下!”
眾大臣們也一同道:“恭賀陛下,安豐大捷!”
“哈哈,同喜。”我道,“各位,雖然我朝軍隊大捷,但也暴露出不少問題,在這一萬多名蒙古軍人中,真正是蒙古族的軍人隻有兩千來人,正是這兩千人給我朝大軍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而且我軍還是在偷襲的情況下,這就明了在單兵對陣中,我軍還是弱於對手,這也是朕要求臨安、廣南戰區立即開展兵訓的原因!”
“陛下,老臣以為當為夏將軍及廬州軍請功請賞。”賈似道慢條斯理地奏道。
“恩,準奏,師臣得不錯,等夏愛卿的戰報到了後,由軍務院會同兵部還有樞密院共同商議此事。”-&l; &g;-
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