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訟師之論(2 / 2)

“潛愛卿。完了吧。”

“回陛下。臣完了。”

“好。”我淡淡言道。“各位愛卿。今rì朝會事情不多。對於潛愛卿的提議。大家就一起來議議吧。”

江萬裏首先出列道:“陛下。臣反對潛大人的提議。陛下。訟師大多是仕途不順之人群。他們具有極強的兩麵ìng。他們很有可能因為金錢利益而充當‘挑詞架訟’的訟棍角sè。也可能因以法維權而贏得訟師的尊稱。然而。訟師的活動。離不開具體的物質基礎。第一時間更新 這就會導致他們失去正義感。從而混淆是非。同時。訟師也會給官府斷案增加額外的工作。所以。即便如漢唐聖明帝王。也沒有將訟師製合法化。”

“江大人言之有理。”殿中不少大臣紛紛表達了支持江萬裏的法。

“臣讚同潛大人之提議。”大殿中居於後麵的一位名叫家鉉翁的官員出列道。“陛下。臣以為。作為訟師。並非以自身的正義感來對待每樁官司。且不每人對於正義和非正義的理解有所差異。既然製定了律法。那就應當以律法為標準。符合律法的就是正的。違反律法的就是錯的。這才是訟師的正義與非正義。換而言之。隻要符合律法。哪怕是所有人都認為是錯誤的。那也該是對的。反之。亦然。如果發生這種現象。那就隻能明律法條列有問題。除非修改律法條文。否則就當不折不扣地執行。”

這家鉉翁五十多歲。身長七尺。狀貌奇偉。威嚴之中又不失儒雅。家鉉翁曾經擔任過常州知府事。浙東提點刑獄。現為大理寺少卿兼律法司上卿。

江萬裏道:“家大人。依你之見。明明知道律法有錯。也需不折不扣地執行嗎。”

“江大人。正是如此。hūn秋時期齊國管子曾經過。有人做了錯事。但沒有違反律法。也不可治其罪。相反。有人做了善事。但他違法了。卻當其罪。江大人之言也jǐng示了家某。律法司的任務除了要製定符合社會發展的新條列外。就是要不斷修正原有的律法條文。盡可能地做到公正、公平。”

禮部尚書馬廷鸞按耐不住道:“臣馬廷鸞讚同江大人。訟師作為一種職業。必是以利為先。自然也就難以做到公正。”

“陛下。臣湯漢也讚同江大人。自古以來的律法都沒有明文規定。訟師具有替人辯護的合法ìng。”

“臣洪賜也讚同江大人。”

“湯大人。雖然不能訟師替人辯護具有合法ìng。但曆朝的律法也沒有明文禁止吧。”葉夢鼎反駁道。

湯漢道:“葉大人。曆來的律法對此雖然模淩兩可。但對於訟師的處罰卻是不約而同的。前朝律法《唐律。鬥訟》中便有相關的規定‘諸為人作辭蝶。加增其狀。不如所告者。笞五十。若加增罪重。減誣告一等。’這就明大唐的律法對訟師之業也是持反對態度的。”

葉夢鼎道:“湯大人。社會在進步。古人的傳統並不都是對的。陛下曾經過。要與時俱進。隻有存jīng去蕪。才是對古人傳統的最好繼承。”

湯漢聽罷。略顯激動道:“葉大人之意莫非是我等生搬硬套。”

葉夢鼎笑道:“湯大人。葉某可沒有這樣。”

我見大殿之中有些火藥味。忙道:“各位愛卿。朕過。大殿議事。對事不對人。無論持何態度。都可暢所yù言。但不可因為意見相左而傷了大家的和氣。”

“是。陛下。”

待大殿中稍稍安靜下來。陳文龍出列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恩。陳愛卿。請講。”

“陛下。臣以為。針對訟師這個問題。當首先弄清楚其中正反兩麵的原委。然後再做分析。就相對容易找出答案或者解決方法了。”

陳文龍學識淵博。也是一個善於言詞辯論之人。我笑笑道:“那你就好生給朕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