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東征序曲(2 / 2)

“陛下。這次的東征部隊由水陸雙方聯合成軍。合計三萬八千人。其中水師一萬人。由東海艦隊、沿江艦隊以及北海艦隊組成。水師陸戰隊三千人。陸軍由揚州軍區第九廂和臨安軍區第三廂組成。計二萬五千人。預計在二月十二號從溫州府出發。遠征高麗。目前。屬於水師的一萬三千人已經在溫州府水師基地集結。兩廂陸軍將士大約在三rì後便可全部抵達溫州府。以待命出發。”

“整個作戰計劃分為三部分。”陸秀夫指著牆上的地圖道。“陛下。首先是拿下耽羅(濟州島)。其次是占領高麗半島的南部區域。第三則是進攻蒙古人管轄的雙城府。”

“恩。各位愛卿。遠征高麗的難度較大。不像攻打琉球。東征軍的統兵元帥定了嗎。”

陸秀夫道:“陛下。水師由李北洋親自統兵。但聯軍主帥人選還沒有確定。臣準備毛遂自薦。領軍出征。”

“陸愛卿。軍務院需要將jīng力放在正麵戰場上。你暫且不可外出。”我眉頭微微一皺。接著問道。“主帥人選怎麼還沒定出。我朝就沒有將軍願意統兵東征嗎。”

“陛下。隻因事關重大。而朝中名將大都在各軍區駐守。所以……”

“所以朝中就無將可派了。”

軍事大學校長兼軍務院院士史岩之見我微怒。起身道:“陛下。我朝的軍製規定。統兵元帥隻能由皇上欽定。而且是在出征前的十才會公布。”

我臉sè稍霽:“原來如此。”

“陛下。臣史岩之願意領兵出征。”

我搖搖頭道:“不行。史愛卿。軍事大學這一年十分關鍵。你需要留在學校。”

範文煥本想出聲領命。卻自知能力有所不逮。最終閉口啞言。

“陛下。臣印應雷願意領兵東征。”

“印愛卿。”我道。“可有把握。”

印應雷不慌不忙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陛下。臣以為。這世上並沒有絕對把握的戰爭。但隻要我軍事先準備充分。事中靈活果斷。事後不驕不躁。自該有七、八成以上的勝算。”

“好。印愛卿。你來事先怎麼準備方為充分。”

“陛下。臣以為首先要知道雙方的優勢所在。我朝將士人數為優。裝備jīng良。令行禁止。具有人和。而敵方熟悉當地的山川地勢。具有地利。最關鍵的時卻也為我方所擁有。高麗島上蒙古、高麗本就處於微妙的對峙狀態。而高麗內部又是君王和將帥不和。元宗駕馭不了軍隊。所以。隻要蒙古不再增兵。我軍自是優勢大於劣勢。至於事中。則需要根據戰場的變化。高麗的風土情況我軍不熟。所以需要隨時改變技戰術。但不可猶豫行事。而事後則要善於進退。當退要毫不猶豫。當進也要一鼓作氣。”

我點點頭道:“此次東征。首先要拿下高麗外圍的耽羅國。這是第一個任務。也是最簡單的任務。再以耽羅為本。進攻高麗半島。登陸之後。我軍便要和高麗軍隊交戰。擊敗並占領高麗。這是第二個任務。接下來。就要和蒙古軍隊正麵交手了。如果蒙古沒有派兵增援。那就要將原蒙古駐軍消滅。在高麗半島建立我朝又一處海外根據地。並固守之。如果蒙古人派兵增援。那就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進攻還是防禦。這點朕不做具體指示。一切由東征元帥自行決定。對於進軍高麗的目的。你們都該清楚。所以。這第三個任務並非固定不變的。”

“陛下。臣等明白。”

我了地圖。道:“印應雷。李北洋。”

“臣在。”

“朕封你們二位為東征軍正、副元帥。按預定時間率水陸聯軍出征高麗。務必完成前兩個任務。第三個任務則由你們兩人商議後自行決定。”

“是。臣等遵旨。”

“姚希得、歐陽建青。”

“臣在。”

“朕任命你們為東征軍隨軍正、副參事。”

“臣姚希得、臣歐陽建青遵旨。”

“揚州軍區廂指揮使施忠、臨安軍區廂指揮使吳鬆含、沿江艦隊製置使陳弈、東海艦隊製置使李曾伯。朕任命你們四位為隨軍大將軍。在元帥帳下聽令。不得有誤。”

“是。臣等遵旨。”

“史岩之史愛卿。”

史岩之愣了一下。以為我改變了主意。忙道:“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