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壽和(2 / 2)

“是。臣遵旨。”

有關軍備的特殊支出。主要是指火器製作所需的費用。按照我的計劃。到今年年底之前。打算產出至少兩百門火炮。兩萬支火槍。盡可能多的投擲彈。

雖然我在年前就已經通知軍務院。令各軍區分別派出一千人的部隊前來臨安接受火器的培訓。但因為火繩槍的弱點。反不如投擲彈方便。如果投擲彈的數量足夠多。在近距離的作戰中。其效果還要大於火槍。而且。投擲彈的使用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在敵人尚遠時。首先用火炮轟擊。稍近一些。改用火槍shè擊。火槍火炮的弱勢所在。是無法像後世般在遠處殲滅敵人的。當敵軍攻到眼前時。投擲彈便可大量殺傷對手。盡管威力遠不如後世。但可以用密集的數量來彌補威力的不足。

隻是。太耗錢了。不過。這個我也無法再去計較了。隻要能將敵人消滅。錢財嘛。慢慢再賺就是。製作火器其實就是在燒錢。但這種費用是不能省的。

製作火器的費用。占到了整個軍費開支的六成以上。對於朝廷來。也是一筆最大的開支。為了不影響生產。我還打算從今年起。將獅峰商行和蒲氏商行的利潤也填充到軍費的特殊開支中來。無論如何。不能因為缺乏彈藥而影響到戰爭的勝負。

吃完中飯。我在袁棘七的陪同下前往獅峰。打算向蕭、蒲壽庚仔細了解下獅峰和蒲氏商行的資金狀況。我知道。如果要靠火器擊敗蒙古。所耗費的錢財一定是個無底洞。同時。我通知了田修顏和公孫宸。讓他們晚上到獅峰。我準備和他們談談。告訴兩人前往高麗所要做的事情。順便餞行。

在我離開皇宮後不久。賈似道來到了寧坤宮。祝賀剛剛被尊稱為“壽和太後”的謝道清。

“老臣參見太後。恭祝太後尊號‘壽和’。”

“賈愛卿。免禮。今rì怎麼有空來見本宮。”

“太後。老臣專門前來寧坤宮給太後賀喜。”

“愛卿有心了。坐吧。正好陪本宮話。喝喝茶。”

“是。太後。”賈似道坐下後道。“太後。這壽和二字倒是十分喜慶。給我朝增加運數啊。”

謝道清笑笑:“這個稱號還是官家所選定的。初時。有三個備選名稱。官家認為。‘壽和’二字涵義深遠。遂定之。”

“太後。這兩年來。官家是大不一樣了。老臣是越來越不懂了。”

“是嗎。太師。你這句不懂是指官家好還是不好呢。”

賈似道喝了口茶道:“回太後。自然是好的。這兩年來。我朝之國力逐漸恢複。百姓之生活穩定向上。如果沒有蒙古在外覬覦。我朝的形勢之好。實不亞於先帝年間的端平中興。”

“恩。愛卿所言極是。本宮當年並不喜歡官家。甚至認為官家根本就不可能做個中興大宋之明君。還好先帝眼光敏銳。這點令本宮不得不佩服。還有就是太師你。在大多數朝臣反對之時。你力排眾議。堅持將官家扶上了皇位。對此。本宮也很是佩服太師的眼光。同時也十分感激。本宮以為。待我朝中興之際。這中興之臣。當首推太師也。”

賈似道也不知道當年之事是對是錯。隻是謙虛道:“太後過獎。最近一年來。老臣並沒有做出多大業績。遠不如朝中的年輕人了。”

“愛卿。你也不必自謙。倘若沒有你的堅持。官家能否上位。還不定呢。所以。這中興之第一大臣非你莫屬。這點官家也曾向本宮講過。”

賈似道不露聲sè道:“是嗎。太後。官家如何的。”

謝道清了賈似道。輕描淡寫道:“太師。官家言及。當年你有擁立之功。官家自是不會忘記的。如果沒有當年之事。官家很有可能就無法上位。也就沒有今的大好局麵了。官家不是那種忘恩負義。過河拆橋之人。太師。你自然知道有句古話。叫做‘一朝子一朝臣’。時至今rì。太師還不是百官之首嗎。這就足以出官家對你的厚愛之情了。太師。官家以師臣待你。與公與私。太師都是官家心中的重臣。至於外界所的什麼三權相爭。本宮不去過問。太師你也一樣。根本不用去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