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襄樊一帶一共有元軍十多萬人,和我軍人數大致相當,根據大家剛剛所議,朕以為,忽必烈接下來的做法有以下幾種可能,第一,集中所有兵力,再度強攻我灌子灘大營。上月,阿術、伯顏已經發動過一次大規模的攻擊,結果慘敗於我軍的火器之下,所以,這一次如果還想攻打我大營,勢必會集聚更多的兵力,依靠人海戰術,連續不斷地發動進攻,或許才有一線希望。這種做法就是靈兒所說的孤注一擲,倘若能將我大營徹底擊垮,那無論付出多少代價也是值得的,因為我軍的火器和朕都在灌子灘,倘若失敗,則元軍的傷亡人數至少是上次的一倍以上,對於我軍來說,這就達到了當初製定的圍點打援的目的。第二種做法是回撤到白河城營地,不過,這種做法隻能是過渡性的,因為白河城大營同樣經不起火炮的轟擊,所以最終還是要回撤到北方。”
我喝了一大口茶水,繼續道:“第三種做法就是直接回撤北方,這點可能不符合蒙古人的性格,所以,哪怕要撤退,蒙古人也會在撤退之前和我軍大戰一次。”說到這裏,我突然站了起來,豪氣大發道:“對於忽必烈而言,這一種做法或許是最有可能的。但是,在沒有找到克製火器之前,他們應該保存自己的實力,以城池為防或者逼迫我軍在野外進行決戰,才為正道,而意圖強行拚命一擊,隻能讓其傷亡慘重,這種局麵將直接導致我軍在未來收複北方時,其兵力會顯得不足。”
“當然了,忽必烈如果發動強攻,我軍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我朝的火器還不夠完善,上一次若非投擲彈在最後關頭發揮作用,或許就會進入到短兵相接的肉搏戰中,雖然我軍不怕近戰,但會極大地增加我軍將士的傷亡,這就有悖朕的初衷了。好了,下麵朕具體來說說各軍的任務。”
“火炮營克裏特將軍。”
“末將在。”
“火炮營一分為二,二十門火炮置於大營後五十米之處,我軍火炮的有效射程範圍在八十米至二百五十米之間,這二十門大炮的主要任務是轟炸攻到我大營前的元軍士卒,或者是擊毀對方有可能出動的拋石機,另外十門則做好明日出征繼續炮擊鹿門山的準備。”
“是,末將遵旨。”
“禦林軍謝道臨將軍、趙淮將軍、文璋將軍、張世傑將軍。”
四位禦林軍高層將領大聲道:“末將在。”
“禦林軍負責守衛我大營前的護欄,分為上、中、下三層,任務是消滅攻到大營前一百米之內的元軍步卒,具體作戰方案由文璋將軍、張世傑將軍商議後報謝道臨將軍和趙淮將軍。”
“是,末將遵旨。”
“第六廂指揮使朱煥將軍。”
“末將在。”
“在元軍衝到我軍護欄前時,如果第二十軍無法阻擋敵人,你部作為反擊部隊,將敵軍逐出。朕知道,你們第六廂也是江淮軍區的王牌步軍部隊,善打惡戰,這次就讓朕開開眼界。”
朱煥道:“是,末將尊令。皇上但且放心,第六廂將士是不會給皇上丟臉的。”
“恩,好。”我點點頭道,“薑才將軍、孟天翔將軍。”
“末將在。”
“破虜軍和忠順軍作為機動部隊,在發生短兵相接的戰鬥時,哪裏有危險,你們就前往那裏。”
“是,末將尊令。”
“公孫小宸,派人通知夏貴將軍,讓其派出一個半廂的兵力,今夜前往灌子灘大營東麵八裏外的寒水潭附近駐紮,到時聽令行事。”
“是,皇上。”
“江愛卿。”
“臣在。”
“在大營前百米開外再多置障礙物,多挖壕溝,以防蒙古騎軍。另外,今夜讓斥候擴大巡視範圍。”
“是,陛下,臣遵旨。”
“各位將軍,不管忽必烈會不會強攻灌子灘,都需要做好準備,到夜間還有一段時間,大家回去後,各自做好全體將士的戰前動員工作。明日一早,除了火炮營隻需出動十門火炮之外,其餘出征人員照舊,禦林軍將投擲彈全部帶上,第六廂則作為接應,在青陽崗一帶待命,以防我軍炮轟後,元軍突然發起反擊。”
一眾將領齊聲道:“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