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商議,呂文煥等人更改了原有的兵力配置計劃,抽調出一個旅的禦林軍和一萬名步軍,由文璋和吳鬆含率領,準備在明天上午九點前進入報恩寺,等戰事一開始,便從中殺出。
此外,我還專門下令,自明日起,增加突擊隊的數量,以救出更多和元軍捆綁在一起的平民百姓。
當天夜裏,找好攻擊點的火炮營又運來了十門火炮。這二十門火炮分散在數處民房中,按照我的指示,元軍的拋石機不動,火炮也不能發射,以免傷到更多的平民百姓。在我的計劃中,火炮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忽必烈的皇宮。
子夜過後,段東樓和巫九帶著兩百名精挑細選的士卒從城南的一處下水道入口悄悄進入地下。
水道內氣味難聞,但好在空間不小,最高處離地麵有三米多高的距離,完全可以直著身子前進。眾人捂住鼻子,一個接一個地跟著巫九向前。
前行了十多米後,眾人便發現下水道越來越窄,且越走越高,每一增高處都有數級台階,拱壁上每隔十來步就有一條直徑在30-40厘米左右的水管,巫九道,這些乃是暗渠。再向前前行了約五十步,就能聽見嘩嘩的流水聲了。
要是我見到這處下水道,一定會大為感歎,元朝時的地下排水工程竟然如此齊整先進,即使和後世德國人所造的青島地下水道相比,也相差無幾。
這才是真正的“百年一遇”的工程。
來到下一個高低相錯的台階,巫九道:“段將軍,就在這裏了。”
段東樓“恩”了一聲,轉身對後麵的將士道:“各位,一會我和巫九將軍率先上去,如果無事,你們再按照約定的順序逐個上來。”
說罷,段東樓輕輕一躍,手腳並用,懸於頂部,並將耳朵貼近地麵,聚精會神地聽了好一會,隨即用力頂開了頭上的鐵蓋,跳了上去。上到地麵,段東樓四處看了看,見寺廟的後院並無元軍的巡邏哨兵,便向下發出了信號。
巫九第二個爬了上來,緊接著,身穿元軍軍服的一百名興複軍將士陸續到了上麵,並在一位副將的帶領下,貼近牆壁四處散開。之後,一百名火槍手也爬了出來。
段東樓做了個讓眾人隱蔽的手勢,自己卻毫無聲息地離開了後院。約莫一刻鍾後,段東樓回到了後院,讓突擊隊隊員們全部返回下水道中。
“段將軍,寺中有元軍駐守嗎?”巫九將出入口的鐵蓋蓋好後問道。
“寺中隻有五個僧人,並無軍隊把守。”段東樓小聲道,“巫將軍,帶領大家返回,上報呂帥。”
“好。”
第三天的大戰開始時,我還在睡夢中。
具體的臨場戰事安排,我全都交給了呂文煥、印應雷和趙淮三人。在整個白天的戰鬥中,我很少去往他們的指揮所,以免影響他們的計劃和心態。有關巷戰的理論,我早就告訴了他們,但其中的臨場指揮卻是他們所擅長的,我這個外行人自是不應該隨便插手。
大約八點多鍾,段東樓、文璋、吳鬆含和巫九再次來到了報恩寺下麵的水道出口處。輕車熟路的段東樓將鐵蓋打開,和文璋兩人躍到了地麵。
報恩寺可以說是元朝皇後的私家寺廟,哪怕在戰爭期間,元軍也沒有派兵駐守其中,隻在周圍布置了少量士卒,這在大都的寺廟中是絕無僅有的。
此時,外麵的大戰已經開始,盡管離戰場還有段距離,但槍聲、喊殺聲依舊可以聽見。段、文兩人身法極快,一左一右離開了後院,很快就將寺內的五名僧人製住,沒隔多久,兩人同時回到了後院的出口之處。隨後,地下的宋軍將士一個個爬到了地麵,並將寺廟中可以借力的物品搬到了院牆下麵。
兩刻鍾後,盡管還有一大半將士沒有上來,但文璋和段東樓卻是毫不猶豫地下達了射擊的命令。
火槍手悄悄出現在寺廟的院牆上,得到命令後,眾人同時點燃了引繩。
站在牆頭的文璋大聲道:“禦林軍將士,射擊。”
上千支火槍輪番射擊,加上投擲彈的爆炸,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聲音,一下就將報恩寺周圍的元軍打得暈頭轉向。無論是誰,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都會感到驚恐萬分,何況是對火器心有餘悸的大都元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