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記得最關鍵事情的人,會成為瑣事的奴隸。
有人曾經說過:智慧就是懂得該忽略什麼東西的藝術。
相信你能明白這個道理。
第三,目標引導你發揮潛能
一家傳媒曾經報道,有300條鯨魚在追捕沙丁魚時,不知不覺被困在了一個海灣裏。
是這些小魚把海上巨人帶向了死亡。鯨魚由於追逐小利而暴死,為了微不足道的目標而空耗了自己的巨大能量。
沒有目的的人,正如上麵報道的那些鯨魚,他們有巨大的力量與潛能,然而他們把精力放在小事情上,而小事情讓他們忘記了自己本應做什麼。
當然,要發揮潛力,你必須全神貫注於自己的優勢並且會有高回報的方麵。
目的能助你集中精力。
不但這樣,當你不斷地在自己有伏勢的方麵努力時,這些優勢就會進一步得到發展。
拿破侖·希爾讓我們明白,在達到目標時,你自己已成為什麼樣的人比你得到什麼東西重要得多。
第四,目標使你有能力把握現在隻有成功人士才能把握現在。
人是在現實中通過努力來實現自己的目標的。希拉爾·尼洛克曾說:“當你做著將來的夢或者為過去而懊悔時,你僅僅擁有的現在卻從你手中一溜而過了。”
盡管目標是朝著將來的,是有待將來實現的,但目標卻讓你能把握住現在。
實際上,大的任務是由一連串小任務和小的步驟組成的,實現任何理想,都要製定並且達到一連串的目標。每個重大目標的實現都是一連串小目標小步驟實現的結果。
因此,假如你集中精力於此時此刻手邊的工作上,心中明白你現在的種種努力都是為實現將來的目標鋪路,那麼你就能走向成功。
第五,目標有助於你評估事業的進展情況
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那些不成功的人往往都有個共同的毛病,他們很少評估自己在事業方麵取得的進展。他們大部分人要麼就是壓根兒不明白自我評估的關鍵性,要麼就是根本無法評估在事業方麵取得的進步。
第六,目標為你提供了一種自我評估的重要手段
假若你的目標是具體的、清晰的,你就能根據自己與最終目標的距離來評估目前取得的進步。
有位自認為是發明家的人為他的最新發明製作了漂亮的模型,這個模型有無數的飛輪、齒輪、滑輪和電燈,一按電鈕就動起來,而且燈會亮。
有人問:“這個機器是幹什麼的?”
發明家回答說:“它不幹什麼,但是,這機器的運轉不是挺優美的嗎?”
這聽起來難道不滑稽可笑嗎?
有了目的,我們就不會像那個發明家一樣了。
第七,目標使你未雨綢繆
對於那些成功的人士來說,他們往往是提前決斷,而不是事後補救。
他們提前計劃,而不是等待別人的指示。
他們不容許別人操縱他們的工作進程。
不事前謀劃的人是不會有進展的。
或許你早就聽說過諾亞方舟的故事,諾亞並沒有等到下雨了才開始造他的方舟吧。
目標有助於你事前謀劃,目標迫使你把要完成的任務分解成有限的可行的步驟。
要想製作一幅通向成功的交通圖,你就必須先有目標才行。
著名政治家富蘭克林曾說過:“我總認為,即便一個能力很一般的人,如果有個好計劃,他是會有大作為的。”
第八,目標使你把工作重點從工作本身轉到工作成果上
那些失敗的人總是混淆了工作本身與工作成就。他們以為大量的工作,尤其是艱辛的工作,就一定會帶來成功。
然而任何活動本身並不能保證成功,且不一定是有用的。要一項活動有意義,就一定要使它朝向一個明確的目標。
也就是說,成功的尺度不是你做了多少工作,而是你獲得了多少成果。
法國博物學家讓·亨利·法布爾所做的一項研究結果最能說明這一問題了。
法布爾研究的是巡遊毛蟲。
巡遊毛蟲在樹上排成長長的隊伍前進,由一條蟲帶頭,其餘跟著。
法布爾把一組毛蟲放在一個大花盆的邊上,讓它們首尾相接,排成一個圓形。這些毛蟲開始前進了,正如一個長長的遊行隊伍,沒有頭,也沒有尾。法布爾在毛蟲隊伍旁邊擺了一些食物,然而這些毛蟲要想吃到食物就必須解散隊伍,不再一條接一條前進。法布爾預測,毛蟲很快會厭倦這種毫無用處的爬行,而轉向食物。
但是毛蟲沒有這樣做。由於純粹的本能,毛蟲沿著花盆邊一直以同樣的速度走了7天7夜。
很清楚,它們一直會走到餓死為止的。
毛蟲遵守著它們的本能、習慣、傳統、先例、過去的經驗、慣例,或者隨便你叫它什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