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果斷決策力戒拖遝(4)(1 / 3)

經過很長時間的思索和研究後,他大膽地提出,如果地球真是圓的,他便可以經過極短的路程而到達印度了。

自然,許多有常識的大學教授和哲學家們都恥笑他的意見。因為,他想向西方行駛而到達東方的印度,豈不是傻人說夢話嗎?

他們告訴他:地球不是圓的,而是平的,然後又警告道,他要是一直向西航行,他的船將駛到地球的邊緣而掉下去……這不是等於走上自殺之途嗎?

然而,哥倫布對這個問題很有自信,隻可惜他家境貧寒,沒有錢讓他實現這個冒險的理想,他想從別人那兒得到一點錢,助他成大事者,他一連空等了多年,還是失望。他決定不再等下去,於是啟程去見皇後伊莎貝露,沿途窮得竟以乞討糊口。

皇後讚賞他的理想,並答應賜給他船隻,讓他去從事這種冒險的工作。

為難的是,水手們都怕死,沒人願跟意隨他去,於是哥倫布鼓起勇氣跑到海濱,捉住了幾位水手,先向他們哀求,接著是勸告,最後用恫嚇手段逼迫他們去。

一方麵他又請求女皇釋放了獄中的死囚,允許他們如果冒險成大事者,就可以免罪恢複自由。

一切準備既妥,1492年8月,哥倫布率領三艘帆船,開始了一個劃時代的航行。

剛航行幾天,就有兩艘船破了,接著又在幾百平方公裏的海藻中陷入了進退兩難的險境。

他親自撥開海藻,才得以繼續航行。

在浩瀚無垠的大西洋中航行了六七十天,也不見大陸的蹤影,水手們都失望了,他們要求返航,否則就要把哥倫布殺死。

哥倫布兼用鼓勵和高壓兩手,總算說服了船員。

也是天無絕人之路,在繼續前進中,哥倫布忽然看見有一群飛鳥向西南方向飛去,他立即命令船隊改變航向,緊跟這群飛鳥。

因為他知道海鳥總是飛向有食物和適於它們生活的地方,所以他預料到附近可能有陸地。

哥倫布果然很快發現了美洲新大陸。

可以想象,如果哥倫布再等下去,必然會一生蹉跎“空悲切,白了少年頭”,美洲大陸的發現者可能改換他人了。成大事者的桂冠永遠不會屬於他哥倫布了。哥倫布最終成了英雄,從美洲帶回了大量黃金珠寶,並得到了國王的獎賞,以新大陸的發現者名垂千古,這一切都是行動的結果。

猶豫是最大的敵人

猶豫不決的惡習,深入了許多人的骨髓,那些人無論做什麼事,總是留著一條退路,無破釜沉舟的勇氣。人如果下定了決心,便會有堅強的信念,破除猶豫不決的惡習,把世界給予人類的因循守舊、苟且偷生等最大的竊賊,一齊捆縛起來。

事事因循苟且而等待將來,確實是個惡習。如果你有這惡習,請速將其拋棄。無論問題多麼困難,都應該把它放在麵前,考慮解決,決不可任其延誤、耽擱。

公元前一世紀時,羅馬的凱撒大帝統率他的軍隊抵達英吉利以後,決心絕不退卻。為了使士兵們知道他的決心,便當著士兵的麵,將所有的船隻全部焚毀。

許多人往往在開始做事的時候便留著一條後路,作為遭遇困難時的退路,這樣哪能成就偉大的事業?

絕無後路的軍隊,才能決戰製勝。所以無論做什麼事,必須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勇往直前,遇到任何障礙都不能後退,若是立誌不堅,遇難使退,那絕不會有成功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