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測經濟增長目標 聚焦各項改革舉措
新聞背景
作者:蕭強 藍雅歌 王曉雄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俞正聲主席作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5日,全國人大也將開幕。香港《南華早報》稱,這是中國新領導班子上任來的首次兩會,因此格外引人關注。日本時事通訊社3日稱,本次中國兩會被認為主要將討論如何實行去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全麵深化改革措施,但1日深夜發生在昆明的暴力恐怖事件讓如何維持社會安定的焦點凸現。英國《金融時報》2日梳理了中國兩會的8大看點,文章認為,盡管今年的兩會不太可能公布任何革命性的新政策,但全中國依然將密切關注去年共產黨規劃的重要改革的進展情況。
“中國尋求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路透社3日以此為題稱,俞正聲在工作報告中表示,要“重視發揮民族、宗教界委員的作用,密切與少數民族群眾和信教群眾的聯係,開展優化民族地區產業布局、農村宗教事務管理等專題調研,推動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團結和諧,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報道稱,從去年4月至今,新疆地區有100多人在騷亂中死亡,其中包括警察。“中國政府開始認識到這些騷亂有其經濟根源,特別是新疆南部的維吾爾族聚居區發展嚴重滯後,缺少工作機會,政府已經投入大量金錢改正這些問題。”
“中國的富人和名人聚集北京參加政協會議”,法新社3日稱,在周一到場的2172名政協委員中,不乏億萬富豪、政治領導人的後代和體育娛樂明星。政協會議被認為是共產黨之外、包括各群體組織的機構,但具有很少的政治實權。“盡管如此,政協委員的資格仍令人垂涎,因為這是通往高層的入口。”去年有5人因腐敗罪名被剝奪政協委員資格,包括中國最富有的女性之一劉迎霞。“中國進入兩會季”,《華爾街日報》3日稱,兩會開幕受昆明暴恐事件影響,安全問題將不可避免被提及,但兩會的重點仍是經濟。3日開幕的政協會議隻是個開始,真正的重頭戲是5日開幕的全國人大。“中國執政黨將借兩會解釋自己的想法,如何展開中國的經濟和社會改革,尤其是在今年各項數據都表明中國經濟開始下滑的情況下。”文章稱,李克強總理5日將發表工作報告,就一係列重要問題進行闡述,如果報告中沒有提及,他將在兩會結束後全國直播的記者會上說明。
日本媒體對中國兩會也很關注。時事通訊社3日稱,這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中國新領導集體上任後的第一次兩會,最重要目的是討論如何實行去年三中全會決定的全麵深化改革措施。《日本經濟新聞》稱,兩會召開之前,中國股價連續4天上升,表明投資家對中國兩會政策的期待。《產經新聞》則重點關注中國軍費走向。報道稱,因為中國政府明確的擴軍方針,已連續3年保持兩位數增加的中國國防預算在2014年也將維持兩位數的增長。“俄羅斯之聲”3日引述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副院長卡爾涅耶夫的話報道稱,中國今年的兩會、尤其是人大會議具有特別的重要性,可能會通過一係列重要的經濟法律,對去年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所做出的決策予以確定。“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政府將在進一步放寬壟斷領域和非國有經營方麵做出重要決定。”
英國《金融時報》2日發文稱,每年3月初,數千名中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齊聚北京,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決定的法律和政策“加蓋橡皮圖章”,“每年人們都會討論,中國的兩會是否仍然隻是一個政治秀場”。文章稱,今年的兩會盡管不太可能會公布任何革命性的新政策,但中國人民依然密切關注去年共產黨規劃的重要改革的進展情況。文章列出了本次兩會的8大看點:經濟增長目標、房地產政策、少數民族政策、國企改革、汙染治理、外交政策、地方政府債務、影子銀行。
《金融時報》稱,3月5日,中國領導人將在人大開幕會議上宣布2014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大多數分析人士預計,中國政府不會改變去年提出的7.5%這一數字,通脹率目標則低於3.5%,“對這一數字的任何改變將幫助外界洞察,中國領導層如何看待中國經濟,他們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以降低經濟增長換取中國經濟模式的改革。”文章還稱,李克強總理的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中可能將宣布新的房地產政策,房地產價格一直是城市人口不滿情緒的來源之一。全國持續高濃度的汙染問題預計將成為兩會的重頭戲,尤其是北京剛剛經曆了近兩周的嚴重霧霾,中國的官方媒體也罕見地發出了憤怒的聲音。文章還稱,中日關係的緊張至少會在兩會上有所提及,中國對日本軍國主義的警告將被用來證明其兩位數的軍費增長幅度的合理性。“外交政策分析師和太平洋國家政府將密切關注,北京是否將降低針對東京以及南海鄰國的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