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測試一個推銷員對他人的欣賞程度,建議可以利用他的合群度,對企業的熱愛程度以及與陌生人的適應快慢。如果推銷員將自己視為某種麋鹿或是駝鹿,和其他的麋鹿互相打鬥,並且喜歡享受打勝仗的感覺,自然而然的,就愈來愈缺乏幫助別人的意願,缺乏類似父母兄弟的親情,不具有醫生或心理治療師的人格特質,無法從減輕人痛苦的行為中享受快樂,他們對愛的認同不高,同時對愛的施予也不夠廣泛。
比起其他類型的人,他們幾乎沒有綜效感。這就形成了一種叢林式哲學,而好的推銷員會將其視為一座可愛的叢林,充滿樂趣、良性衝突以及勝利的滋味。這個環境為人所喜愛,他有信心可以在叢林裏打敗其他人,這些人不如他優秀、不如他堅強;也許還帶有一點輕視,因為這些人無法獲得他的認同與喜愛。
要想真正去探討“優秀推銷員”這個議題,則必須首先認識到,X理論與Y理論管理都需要不同性格的人。優秀的X理論推銷員與優秀的Y理論推銷員不同。當然,這在選擇人員或選擇對人員的培訓都是重要的。優秀的Y理論推銷員能意識到他與企業的連帶性,更能認同企業以及企業內所有的人。他將自我認定為企業的大使或代表而非一個獨行俠——隻追求自己的利益,他甚至扮演了企業與顧客的溝通橋梁。在Y理論環境中,操控的成份會降低許多。這其中當然有許多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Y理論推銷術幾乎強調完全的誠實和坦白。一家企業如果想要永久經營,維持健康平穩的發展,就必須和客戶建立非操縱性的關係,而不是騙了一次錢,從此和客戶說再見。這也是為什麼Y理論推銷員必須有較長遠的思考的原因。
其次,Y理論推銷員必須轉換一種觀點,他一定不會僅僅認為自己是一個勝利的征服者,而應該把自己納入企業這個有機體內,認為自己是企業的感覺器官,從而從顧客身上為企業得到寶貴的反饋信息。Y理論推銷員不隻是在推銷產品,他更希望能與顧客建立實質的關係,因此推銷員可以搜集寶貴的顧客信息,使得企業得以據此改善產品。這時必須改變推銷員與顧客以及推銷員與企業的關係。他具有兩種特定的身份,既是企業內的員工,也是顧客的一分子。如果他將顧客視為易受騙的綿羊,就無法把工作做好。
不可否認,每個顧客都會對不好的產品產生抱怨和拒絕,這就引出了一個共同善意的問題。可是,推銷員和企業隻能從一些良好意願的客戶那裏得到這些東西。其實他們不是抱怨,而是提出正麵的建議,協助企業製造更好的產品。有些顧客超越應有的責任,竭盡心力協助推銷員或企業。例如,一家地區性電台公布要進行一項調查,讓聽眾說出他們喜歡或不喜歡的節目,他們解釋這樣的做法,為了更好地銷售廣告時段。其實這已經超越了它應有的職責,但卻讓人們對這家電台產生好感。這種顧客與推銷員的關係即是非叢林式的。
從長遠性角度考慮,我們自然而然意識到,在管理政策上應該運用機體論。經過長時間理論和實驗的證明,如果人們以長期的觀點思考,例如一世紀,那麼就能保證企業的長期成長。如果要迅速理解人本管理的特質,你可以問經理人:“你希望死後企業還繼續發展下去嗎?”如果他想要移交給兒子或孫子,那麼他的行事作風,與其他不在乎自己死後會發生什麼事的人就完全不同。具備長遠思考的人,與顧客的關係是建立在誠實、坦率、善意、公開以及統一的基礎之上。
機體論運用到實際中確有這種效果。在良好的環境中,假如一個人能認清企業與社區、城市、國家和世界之間的相關聯係,就不會隻注重短期效益,長遠思考也是其決策的一個主要因素。有些企業將自己視為完全獨立的實體,不屬於任何人,也不與任何事物有關連,甚至與所有人相互對立。他們欺騙那些短暫停留、而且永不再來的觀光客。對於那些具體思考、注重短期效益的人來說,觀光客要好騙多了。但是如果希望企業能永久經營,並與社會建立良好的關係,就不應該成為上述的大騙徒。20世紀初加州人對待東方人的態度就是一例,並對日後珍珠港事件以及中國與美國的關係,埋下一顆炸彈,最後導致某種影響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