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利用現貨電子交易技術提升農產品批發市場企業競爭力(1 / 3)

利用現貨電子交易技術提升農產品批發市場企業競爭力

電子商務

作者:陳明傑

農產品現貨電子交易技術主要是基於批發市場的商品集散功能,針對商戶間對農產品的自由買賣過程,通過電子設備來確認和實現了資金和農產品的等價交換的技術。農產品現貨電子交易的主要特點是具有商品損耗大、規格不統一、價格時效短等商品特征和商戶對信息技術的接受能力弱、設備操作環境差等環境特征。

一、現貨電子交易技術對提升批發市場企業競爭力的作用

1.對批發市場在農產品流通產業鏈中核心作用的促進

在供應鏈環境下,批發市場在整個農產品流通產業鏈中占據關鍵地位,當現貨電子交易技術導入到批發市場後,信息技術主要作用於供應鏈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通過強化市場信息流的集成度和資金流的可見度,有利於提高批發市場的運作效率,降低產業鏈上資金流的運作成本。現貨電子交易技術不僅為批發市場和批發商戶提供信息增值服務,還為農產品流通產業鏈的經濟運行提供關鍵數據支撐。

2.加強對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企業競爭力評價體係的完善

加強對批發市場企業競爭力評價體係的科學建設,可從“貨源/產地”、“物流/倉儲”、“交易/銷售”、“加工/配送”、“輻射/服務”五個方案層進行科學評價,現貨電子交易技術將同步促進“戰略管理能力”、“物流管理能力”、“市場營銷能力”、“組織設計能力”四個準則層的提升,最終形成的企業競爭力合力,又如何形成促進企業文化的建設而沉澱下來,應結合企業信息化建設和使用的能力來綜合考量。

3.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企業競爭力分析模型的構成

農產品不同於普通民用商品,其本身特有的生鮮類特性,具有價格時效性短暫,包裝規格不統一等特點,使得現貨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整個銷售過程要求快速,便捷。使用適應現貨農產品的電子交易係統,有利於批發市場的流通效率,即時反映批發市場的供求、交易和價格情況,把批發市場組建成為規模化、現代化的集散中心、信息中心。從商戶的資金安全性、交易便捷出發,整體提升商流效率,提升批發市場的競爭力。信息技術的導入,將連鎖推動批發市場效率層、效應層、優勢層,進而影響能力層。從信息流、物流、資金流整體提升批發市場經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故而,信息技術的導入應充分考慮到以上五個層麵的效應,綜合評定後設計實施。

二、現貨電子交易技術在企業競爭力建設中的重要性

1.現貨電子交易技術對企業競爭力提升的齒輪驅動作用

現貨電子交易信息技術的導入還應體現在企業管理模式的沉澱上,有利於規範市場員工的業務操作,增強企業內的執行力,通過標準的業務流模型規範企業決策的執行落實,從而驅動市場業務管理的推行。

2.電子支付技術在現貨電子交易技術中的重要應用

基於零手續費銀行劃賬接口的電子支付技術成為現貨電子交易技術中的關鍵作用,是電子交易資金結算的前提,有效驅動批發商戶的資金安全意識並充分緩解市場結算中心對現金進出管理的成本,將資金安全的風險轉移到銀行。

3.促進批發市場從“租金製”向“傭金製”模式轉變

批發市場的企業競爭力,最直觀的反應還是體現在經濟效益的提升。電子交易技術的導入有利於批發市場從“租金製”向“傭金製”模式轉變,將促進批發市場獲得更大的收益,掌握商戶的交易貢獻值,同時也有利於市場商戶多交易多繳費的公平性。

三、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采用現貨電子交易技術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將更有利於企業競爭力的提升。下麵,我們通過波特五力模型進行分析。

1.買方的討價還價能力

現貨電子交易技術有利於獲得實時市場交易行情,交易信息容易公開透明,買方很容易了解市場行情,從而增強了買方的議價能力。而市場提供的標準化交易模式和服務模式,也將更加有利於買方的議價能力,從而可大大提升買方的客戶忠誠度和市場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