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簡析國有企業內部控製在財務風險管理上的應用(1 / 2)

簡析國有企業內部控製在財務風險管理上的應用

財會探析

作者:薑翠強

摘 要:強化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加強內部控製,積極構建財務風險管理係統對於企業有效應對潛在財務風險,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圍繞企業財務風險和內部控製,介紹了企業在財務風險管理內部控製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企業內部控製 財務風險管理

一、相關概述

我國企業麵臨著越來越複雜的內外經營環境,日常管理任務也越來越重,風險因素也越來越多,強化企業內部控製體製,對於企業有效應對內外風險因素,保障企業健康運行具有重要意義。在變化多端的市場環境中,企業內部管理的失效極易造成風險管理失控,影響企業管理運營。企業財務舞弊現象也屢屢發生,這些問題的發生都會對企業的正常生產運營產生重大的不良影響,產生較壞的社會反應。因此,企業在應對內外經營風險時,必須重視自身的內部控製建設,並積極結合企業風險管理,建立風險導向型的內部控製體係,隻有在風險導向下強化企業內部控製,才能及時識別企業經營風險,充分發揮內部控製的監管職能,提升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以及科學化管理水平。

基於某種角度而言,完善內部控製體係,強化內部控製力度,及時識別並規避風險對於企業實現自身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強化內部控製,提高風險防範和控製能力,改善企業內部管理,才能有效應對越來越多的風險,提升發展空間,把握發展機遇,實現自身的發展戰略目標。企業強化內部控製,可以有效保證企業減少管理舞弊,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增強投資者對企業的信心,並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二、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中實施內部控製分析

不少企業對風險的管控和識別大都依靠經驗,且由於自身專業技能的約束,風險的識別量化模型較少,這就使得企業難以及時有效地對風險進行預警,管理層難以把握所有風險因素,風險管控體係不夠全麵、係統,難以及時有效應對各種市場風險。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麵臨的風險是多種多樣的,部分管理者難以全麵把握企業麵臨的風險,隻看到其中的部分風險,忽視了另外的風險。這就使得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難以全麵應對所有風險,進而難以保證企業的順利發展;部分企業在內部控製風險管控上缺乏聯動,行動不統一,架構不健全。部分企業管理層對內部控製認識上存在偏差,看不到風險管控的重要性,更看不到其內涵外延,正是這種認識上的落後阻礙了風險管控在實踐中的應用。企業內部控製和風險管理都是企業管理的組成部分,兩者都是以實現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為導向,在實施的過程中都是涉及到風險的識別及應對,而且風險管理的內容常常都可以包含於企業內部控製之中,因此企業風險管理中的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理念以及風險偏好等都可以有效銜接到企業內部控製之中,正是在這一基礎上,企業實施風險導向下的內部控製是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的。

在實施內部控製過程中有必要通過結合企業風險管理來彌補缺陷,實現風險動態管控,將風險管理有機融合到內部控製環境中,再實施內部控製時充分發揮風險識別、風險預警以及風險評估、風險應對的作用,強調內部控製在應對風險中的職能,實現全麵控製,提升內部控製的水平和效率。企業實施內部控製的目標是為了彌補企業日常管理運用中的缺陷,提升管理效益和效率,但是由於變化的不可預知性以及相應的能力水平限製,企業不可能建立完美的內部控製體係,同樣的企業內部控製實施具有成本,企業在實施內部控製必須充分考慮其實施成本與實施效益,因此企業的內部控製常會由於成本過高而存在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