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優秀審計人員必須具備的素質
財會探析
作者:黃吉雲
摘 要:生活態度決定職業素養。以心為本,練就勤勉紮實的工作作風、塑造正直公正的道德形象打造團結向上的工作團隊。
關鍵詞:審計 素質
伴隨知識經濟的挑戰,各種智能化管理手段完善,審計環境日益複雜,審計內容逐漸寬泛,審計人員必須在適應性、效率性、超前性、整體性上提高自己,作為一名從事審計工作的人員,現結合本人多年的工作體會,談談做一名優秀審計人員應具備的綜合素質這個問題。
一、時刻保持勤勤懇懇的工作作風
審計這份工作,擔負著神聖的使命,不僅是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的重要力量,還對促進廉政建設、資金使用效率等方麵有著積極的作用。審計,說白了就是監督公共財政、檢查公共賬目是否審的出來、說的明白、寫的清楚是考量審計人員內功的重要指標。審計是個良心活兒,用心去做和敷衍了事,審計結果會大相徑庭。
要做到“審的出來”,就首先要做到業務素質提高。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審計工作麵臨著很多新問題,不能僅僅靠以前的“老經驗”,更不能照搬以前的“老皇曆”,而要樹立刻苦鑽研的作風,加強對新知識的學習掌握。同時,還應該充分利用審計線索,要做到發現問題立即充分審計,絕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做到“橫到邊、縱到底”。
“說得明白”,主要是指審計人員對審計內容要清楚明白,對審計目標要一目了然。在向被審計單位溝通、向領導彙報時,能夠把審計內容說得清清楚楚,把存在的問題一針見血地指出來。當然,要做到“說得明白”,就要求審計人員對每個審計問題都搞清來龍去脈,既不能含糊其詞,更不能“合理推測”。
“寫的清楚”,也是審計人員基本功。隨著審計公告力度加大,審計報告已不隻是給審計專業人員看,更重要的是不同層次的公眾看得清楚。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審計報告上下功夫,要使審計報告既簡單直接,又能體現出邏輯、層次,要保證文章既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又嚴謹規範、流暢自然,具備宏觀思維的特征,努力使審計監督發揮更大的價值。要做到這點,還要求審計人員在加強業務知識培訓的同時,注重文化功底的提高,要堅持業務、文化“兩條腿走路”,更好地促進審計成果轉化。
二、塑造正直公正的道德形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準則》第十五條明確:審計人員應當恪守嚴格依法、正直坦誠、客觀公正、勤勉盡責、保守秘密的基本審計職業道德。這幾外字雖然簡單,但要做到卻相當困難,本人認為必須要求審計人員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嚴格依法”是審計人員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要求。當前,不少人說“審計越來越難幹”,這確實反映了真實的情況。其實,這個“難”字,主要是難在“人情”,因為審計過程中,肯定要涉及到一些違規違紀現象,遇到一些“求情”、甚至是阻力,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必須嚴格執法,懷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來對待審計案件,不能照顧“人情”、害怕“阻力”,敢於大擔在堅持社會正義,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