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國際上的指責,日本政府把事情推給了緬甸方麵軍,山下奉文對此是一籌莫展,好像不太好解決,難不成要殺自己的部下來討好那些所謂的媒體嗎?誰都知道這些人是見縫插針的人,同時這些敵對國家的人恨不得自己處置自己的部下,已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經過一番思考,山下奉文決定對此不予理睬,王漢章正好對此大做文章,經過前麵的宣傳,緬甸人對於日軍在緬甸的屠殺有了個了解,現在第二輪宣傳,王漢章指責日軍包庇屠殺緬甸人民的罪犯,要求日軍懲辦戰犯,同時在緬甸中國控製區的城市內舉辦各種活動,當然最重要的就是發起活動在長長的白布上簽名,一起要求日本人懲辦屠殺緬甸人民的凶手。此舉得到緬甸有識之士的鼎力支持,不過他們也不敢不支持,要是你不支持,那麼緬甸的下層民眾肯定認為他是緬奸,以後這些人肯定不會有什麼號召力了。
另外中國方麵可以借此和緬甸各界打好關係,打破冰凍的關係,讓緬甸人從仇視中國遠征軍改為支持遠征軍。
同時王漢章也借舉辦活動的名義,將部隊開進密支那、八莫等緬北的英國行政區域,雖然王漢章的部隊不多,但那是王漢章主要是接管大城市的行政。
王漢章首先以舉辦活動把這些城市搞的一團糟,讓原來的政府喪失對城市的控製能力,而中國軍隊不協助他們。
另外就是慫恿已經投靠自己的緬甸人,讓他們在視為遊行的時候慫恿百姓進攻那些親英的緬甸商紳,和一些政府官員的家。
在亂了一兩天之後,這些人受不了了,死活求中國軍隊幫助穩定局勢,經過一番你來我往之後,王漢章的部隊宣布進行軍管,穩定局勢,趁機奪取權利。
而緬甸的商紳一直被人罵緬奸,那裏還敢出頭露麵,巴不得中國軍隊接管管理權,剩下的英國人對此也無可奈何。要是英國人來追究,那麼完全可以把責任推給他們,反正理由多的是,而且也不勉強,不過王漢章還是希望把英國人徹底趕出去,一個人也不留。
事後王漢章成功的接管了緬北二十於處的行政管理權,而且都是重要的地方,王漢章大為高興,控製了這些戰略要地,緬北慢慢的就是自己的私人地盤了,不過王漢章需要十萬人馬才能徹底控製緬北,因此時間還長的很,王漢章還需要繼續努力。
不過好在在各地都控製了稅收的主要來源地,因此隻要英國人不會有強烈的舉動,完全掌控緬北隻是時間上的問題。
就在大家一位要完了的時候,王漢章有發動了一次行動,那就是驅趕印度人,自從緬甸成為印度的一個省之後,大量的印度人來緬甸生存、定居,通四海他們也獲得了英國人的重用。盡管之前有大量的印度人逃走了,但是依舊還有大量的印度人留在了緬甸。
王漢章自然不喜歡這些阿三,所以王漢章打算借緬甸人的手將這些印度人趕出去,很快一些投靠王漢章的緬甸人就開始散步謠言,說印度人勾結日本人,印度人在緬甸收集情報傳給日本人,一遍將來日本人打過來。
關鍵的還不是這些,這次緬甸各地爆發了大規模反對日軍的遊行示威,日本人將來打過來,要把這些緬甸人一一的清算,那也就是這些人很可能會被殺掉。緬甸人也再一次被調動起來。
在密支那一個緬甸人道:“是不是真的啊!”
投靠王漢章的那個緬甸人道:“當然是真的了,你看昂山將軍都被騙了,我們開始不是也被騙了嗎,要不是在日本控製區的同胞拍了大量的被屠殺同胞的照片,你相信日本人會那樣嗎?”
那人搖搖頭,投靠王漢章的那個緬甸人又道:“我也不會,可是現在我相信了,要不是我沒有錢,早就逃跑了,才不留在緬甸,等著日本人來呢!”
那個搖頭的緬甸人道:“膽小鬼,不是還有中國軍隊嗎,他們之前不是打死日本人十幾萬嗎?”
投靠王漢章的那個緬甸人道:“話雖這麼說,但是萬一中國軍隊敗了怎麼辦,你也知道我們的同胞裏麵就有大量的緬奸勾結日本人,現在還有印度人幫助日本人,所以很難說啊!要是能離開緬甸,去印度,最好是去美國,那是最好的了。去美國肯定不會再有危險了。”
其他人道:“是啊,可是我們又沒錢,隻能留在緬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