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大戰前(1 / 2)

轉眼到了十月份,王漢章的人都搜了一圈,實在是太累了,這段時間既要寫歌,還要拍電影,又要盡快的清理遠征軍控製下的緬甸,要盡快牢牢的控製住這裏,這還不是關鍵,關鍵是王漢章手裏沒有人才。

別看現在練了五萬士兵,但都是扁擔倒了不知道是個一字,好在遠征軍在各地駐紮了重兵,要不然非出亂子不可。

王漢章在拍電影和出唱片之間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派電影了,因為出唱片,這年頭的風格跟後世的相差太遠,其實要做出一章唱片,盡管有歌曲,但是卻比拍電影要難得多。

電影在15日在王漢章的監督下,終於完成了後期製作,雖然王漢章全程看了一遍,非常的粗糙,但是本來就是黑白的電影,怎麼看也比不上發哥版的,而且從近期日軍的反應來看,可能馬上就要打仗了,王漢章不會有很多時間去專門拍電影了,因此隻能草草了結。

當然大多數片段都市直接照辦發哥的,所以難度也不大,像那種經典的影片,都看過不下八十遍了,自己盜版的話,至少不用研究劇本,也不用花很長的時間去研究怎麼剪切比較好,所以速度著實的快。

影片在17日正式在重慶上映,而遠征軍內部則是免費觀看,王漢章知道這些軍人也許明天就要戰死沙場,自己沒有辦法挽救他們的性命,戰爭總是要死人的,不是你死就是他死而已。

至於其他地方的軍隊王漢章就管不了了,其實王漢章也是非常想免費給他們看的,不過有個難題,就是現在國內經費困難,很多軍隊要自己做生意,種地來改善生活,也就是說他們到時候會拿去地方播映,然後自己賺錢,要是這些錢能夠大部分到士兵那裏,王漢章也就給他們了,可惜不是,賺到錢了,基本上都市到那些軍官口袋裏去了,所以王漢章就算給的再多,也到不了普通士兵那裏去,因此還是不給了。

電影的主角自然是王漢章自己了,沒辦法找不到演員,特別是主演,所以王漢章這個後世隻知道看電影的人隻能自己憑借模仿來了。

電影的播出在重慶還是造成了不小的轟動,至少他們沒看過一部比著更好的電影,王漢章很滿意這種效果,至於外界的評論,王漢章心底道:“這可是後世華語電影數得著的好片子了,槍戰片無論何時都能滿足公眾的口味。

在國內和遠征軍看過之後,得到了很不錯的反響,王漢章決定拿到美國去試試,本來想找人配音的,不過找不到專業用英語配音的,配出來實在太難聽了。

王漢章隻好先用字幕的形勢了,這個時代中國的識字率雖然很低,但是歐美的還是很高的,再說動作表情什麼的,後世自己和億萬廣大網友不是一樣看嗎,隻要認得字,其實不配音的效果更好,因為配音一般很難配到超過原聲帶。

有鑒於之前兩篇文章被廣泛的轉載,王漢章決定再寫一篇文章,然後在後麵宣傳一下自己的影片,先打打廣告。

很快王漢章就寫了一篇論述人類為什麼一定要打仗,為什麼不能和平相處、求同存異的文章,這裏麵既沒有讚揚誰,也沒有貶低誰,然後在不經意間提到自己對戰爭的反思,同時還拍了一部叫《英雄本色》的電影,最後還問希特勒能不能讓《英雄本色》去德國上映,王漢章的理由是藝術無國界。

而後來“藝術無國界“受到無數藝術家的追捧,而德國方麵還沒等王漢章發報去詢問,居然破天荒的明碼發報表示同意這部叫《英雄本色》的槍戰片去德國放映。

王漢章立馬組織人把影片翻譯成德語,弄一部德語字幕的《英雄本色》,然後送去德國了。

不過影片到德國、到美國都市需要時間的,估計快的話也要十天半個月了,在緬甸王王漢章又把電影做成法語字幕和西班牙語還有阿拉伯語字幕的電影。

還好現在隻是翻譯成字幕就可以了,王漢章在想要是要配音的話該怎麼辦啊?英法德語的人還是很好找的,畢竟這三個國家是世界強國,中國很多人去這邊留學,英雌懂這三門語言的人很多,但是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特別是阿拉伯語的人實在太難找了。

估計最後不得不去印度弄了幾個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那個時候隻能先把中文翻譯成英文,然後他們在翻譯成阿拉伯文了。

10月下旬,剛剛結束瓜島之戰的日軍,傷口的血還沒有舔幹,在緬甸又搞大動作了,原本上次屠殺的事情曝光之後,日軍安分了不少,但是隨著瓜島戰役的失敗,日軍損失慘重,在太平洋由戰略進攻改為戰略防守,日本軍部為了能夠解決緬甸的威脅,然後集中力量在澳大利亞跟美國決戰,奪取澳大利亞,因此大量調兵進入泰緬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