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軍公然抗命使得英美的計劃落空,他們不得不跟蔣介石溝通,再跟遠征軍溝通,其實就是跟王漢章溝通了,因為王漢章就代表了遠征軍,衛立煌自知自己不是搞政治的料,所以隻管打仗就好,有事跟他溝通就可以了。
王漢章一口要定要物資,打敗緬甸的日軍,將日軍趕到怒江西邊去,否則就沒辦法,遠征軍好不容易占據優勢,要是不趁著現在把日軍趕出緬甸,那局勢很可能惡化,甚至丟掉緬甸。
王漢章考慮的不止三十萬遠征軍,和自己那十萬新兵和未來的局勢,還有在緬甸的幾百萬中國百姓,雖說他們沒有王漢章救,大部分都已經死了,但是不能這樣就拋棄他們吧,現在又不是非要放棄他們,有選擇為什麼要那麼做呢!
英美沒有浪費時間找人來談,而是直接授權給史迪威,中國政府的話已經不管用了,他們之前還找何應欽等人用過很多不文明的方式,不過王漢章不吃那一套。
王漢章已經能夠打算明年立國了,又有十萬大軍,雖然孩子啊訓練階段,軍官也不夠,不過王漢章有辦法解決。
史迪威跟王漢章談了很多次,每次都說印度多麼多麼的重要,要是印度失守,那麼中國就得不到外援。
王漢章並不跟他爭辯什麼,隻是一口要那兩個方案,英美自己選一個,遠征軍不計較他們屢次陷害已經仁至義盡了,何況丟了緬甸,那日軍就會有數十萬大軍殺向印度,跟印度的軍隊會師,史迪威也明白,難道日軍會放棄在印度的那寫日軍嗎,何況形勢對日軍那麼有利。
史迪威道:“王將軍,你認為遠征軍什麼時候可以打下仰光、勃固等地,消滅盤踞在那裏的日軍呢?”
王漢章道:“不知道,這要看你們支援多少物資了,武器彈藥夠,半個月應該夠了,要是你們還想耍什麼花樣,那就不好說了,一個月、兩個月是少的了。”
史迪威道:“就算物資足夠,半個月也太久了,恐怕那個時候,印度已經失守了!”
王漢章道:“拿到未必,隻要英軍想守自然不會,我們主力先在這邊繼續進攻,而抽調兩個師和一部分新軍去幫英國人守因帕爾等地,英軍主力則去進攻日軍,後者防禦,隻要堅持半個月,遠征軍就可以回師印度,消滅那些日軍,隻要日軍一倒,印度土著不足為慮,我想這也是最好的辦法了。”
王漢章額想法裏英美下給他的命令相差甚遠,英美還是希望保存英軍的實力,消耗遠征軍,這樣兩個威脅都消耗了,英軍則坐收漁人之利,但是現在呢,這麼做的話,坐收漁人之利的就是中國了。
史迪威雖然很不滿王漢章,但是又無可奈何,史迪威臉色凝重的道:“王將軍,如果英軍在對日作戰中損失慘重,就算貴軍後來幫助消滅了日軍,那印度人遭此造反的話,英國拿什麼來保衛印度呢!”
王漢章才不管這些呢,王漢章道:“此言差矣,我早就說過,日軍兵力絕對沒有十萬,估計也就五萬而已,你們也不想想,日本人如何一夜之間把十萬人運送到印度的呢,茫茫大海之上,要是運輸時被發現,那麼十萬人就會葬身大海,日軍在印度洋沒有大規模的艦隊,所以他們肯定不是由艦隊護送,而是用偽裝船送過去,不可能有十萬人。”
“我認為英軍完全可以自己解決,難道英軍的戰鬥力已經退化到十萬人打不過五萬人嗎,而且日軍的武器裝備比英軍差得遠了,重武器不多,又沒有飛機,別跟我說英國人對付不了,除非你們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難道你們不想遠征軍在緬甸打敗日軍,難道你們已經跟日本有密約,把緬甸和中國給日本,你們何談?”王漢章一句比一句更觸目驚心。
史迪威沒想到王漢章居然會這麼想,連忙道:“不不……王將軍,我們是盟友,我們不會那麼做的,我以上帝的名義發誓,我們絕對不會跟該死的日本猴子何談。”
王漢章微微點頭道:“但願如此,不過你們已經屢次陷害我們,印度被日軍偷襲也完全是你們一係列行為造成的後果,我們也不得不防是吧?”
史迪威苦笑,王漢章總是提那些事情,史迪威道:“那些該死的英國佬,要不是我們需要他們在歐洲抵擋德國,那裏會容忍這些無賴呢,我承認大家有誤會,打死你hi打到軸心國是目前最需要、最緊急要做的,打敗軸心國,歸國億萬百姓就會脫離日軍的魔爪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