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漢章對印度的變化保留關注,王漢章對於救英國的印度並不敢興趣,對於王漢章來說救中國更加的重要,隻要收複中國大部分領土,有更多的人口,一個懶散的阿三算不得什麼,在日兵器的年代,沒有重工業的阿三是威脅不了緬甸的。
王漢章相信隻要中國戰場打的好,日本人才不會遠隔萬裏去大力的支持印度呢,日本又不是美國,地大物博。
針對印度的事變,王漢章給英國人提了多條建議,為了以防萬一,英國的僑民應當迅速的撤離,其次是物資不要留太多在中央邦、安德拉邦,這幾個邦實在太危險了,印度人一造反,那麼留在這裏的物資越多,印度人的力量就越大,所以趁早把物資撤離。
其次就是應該穩定印度人的心,印度十億個多民族的國家,他們的主體民族印度斯坦民族現在占總人口也不過百分之三十多一點,主體民族太小,實在不行,英國人可承諾趕走日本人讓那些不投降日本人的民族建立本民族國家。
王漢章把意見交給史迪威,讓他轉交,之一行不行、成不成、英國人用不用,王漢章就不管那麼多了,王漢章這麼做隻是希望英國人支撐的久一點,要是印度不亂的話,王漢章怎麼渾水摸魚呢!
處理完印度的事情,王漢章全力移民緬甸,眼下王漢章的工作中心,第一個就是移民緬甸,第二個就是訓練軍隊。
這次繳獲的日軍裝備足足可以裝備10萬人,,可惜壞的比較多,要不然幹掉泰軍10萬、日軍7萬多、緬甸獨立軍3萬多,一共20萬人,繳獲的步槍火炮隻能裝備這麼點人,而且這裏麵還有近一般槍是泰式的,王漢章真的是暈哭無淚。
不過加上上一次大戰繳獲的武器裝備,日式的武器可以裝備10萬人,泰式的武器可以裝備5萬多人,不過泰式的王漢章實在看不上,隻能先給民兵用了。
王漢章在印度還有5萬多美式裝備的部隊,現在繳獲的日軍裝備又能裝備十萬人,暫時王漢章也隻有這個能力了,不要錢的兵好招,但是軍官就缺乏的多了。
從流民中招募士兵非常的快,至於他們瘦弱,隻要吃好喝好訓練三個月,保證立馬壯實的很。
軍官問題,王漢章不得不再一次打起遠征軍的主意,遠征軍這次作戰戰死三萬,負傷3萬多,其中有三千人重傷。
這三千人以後就算好了,也是殘疾,幹不了很重的活,要養活自己是非常困難的,而重慶政府應該是不會管他們這些普通士兵的死活的,頂多給一點撫恤金,當作買斷了,以後你的死活跟國家沒關係了。
王漢章認為這正是自己表演的好機會,要從遠征軍拉人,還要要他們效忠自己,那就得讓他們感覺到王漢章這裏像家一樣的溫暖。
傷兵醫院在曼德勒,王漢章也經常去看傷兵,還經常帶緬甸生產的糖果之類的慰問他們,或者醫院需要什麼,或者生活還不是很好,不利於康複,王漢章都全力幫助改善,怎麼說自己現在也控製了緬甸的行政大權,手裏還有十萬人馬,那點能力還是有的。
自從開戰一個多月來,所有的傷兵都已經知道王漢章了,以前他們隻是聽說過,也羨慕嫉妒過,現在看見真人,隻是感覺王漢章的氣質很不一般,身上散發出來的氣質就跟衛將軍,就跟他們師長一樣,讓他們不由得尊敬起來。
傷兵醫院很多士兵的情緒很不好,特別是那些斷了胳膊、少了條腿的士兵,脾氣非常的暴躁,盡管他們當兵就想到了今天,甚至還安慰過其他遭遇跟他們一樣的士兵,但是現在真的到了這天,他們還是沒辦法接受。
當兵,尤其是在亂世當兵要是不能完整的活著,其實大家還是更願意去死。這也不能怪他們有這樣的想法,而是社會所逼迫,他們傷殘之後,國家給的那點撫恤金一年就沒了,剩下的日子估計隻有討飯了,所以他們脾氣不好是處於對未來的悲慘生活的恐懼。
王漢章是後世人,經曆過很多無奈,完全可以理解他們的心情,王漢章籠絡人心的第一步就是要從他們開始,要想讓他們忠於你,你就必須證明你跟其他的軍官不一樣,否則別人怎麼忠於你而不出賣你呢!
王漢章像往常一樣,來到醫院,傷兵們都知道王漢章,所以紛紛跟王漢章打招呼,王漢章也熱情的回應著。
一個多月過去了,那些已經殘廢的傷兵脾氣依舊暴躁,但是對王漢章也稍微要好一點,比較客氣,不過王漢章一直沒有提要收攏、照顧他們的意思。
大老遠的王漢章就聽見一聲大吼:“滾,幹嘛要救我,沒了雙腳,救了我有什麼用。”
這話似乎戳到其他人的心事,一個個不說話,雖然他們好那麼一點,但是少一隻腳、少一隻手他們恐怕隻有討飯了,除此之外他們真的不知道能幹什麼,種地,那裏有地給他們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