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三聽完廖誌財的話之後隻是淡淡一笑:“廖誌財同誌,身為黨員幹部,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要敢想、敢幹,要多開動腦筋,如果大家都隻是向你一樣抱怨投資過大,找不到資金,那我們灃河縣『政府』就不要發展經濟了,要知道,我們華夏現在的那些發達城市,哪一個不是在一路荊棘一路困難趾摸』爬滾打出來的,在發展過程中,大家遇到的最多的就是資金問題,這雖然是一個十分迫切的問題,但卻並不是限製我們思維的關鍵問題,我在這裏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隻要我們灃河縣能夠有好的產業發展政策,我們根本就不用擔心資金的問題。”
道這裏,趙德三的目光看向了王洪忠:“王書記,您知道共同溝嗎。”
王洪忠點點頭:“知道,西方國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展開共同溝的建設了,所謂的共同溝,其實就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市政、電力、通訊、燃氣、給排水等各種管線集於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係統,實施統一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徹底改變以往各個管道各自建設、各自管理的零『亂』局麵,各管線需要開通時,隻需通知有關負責部門,接通接口即可,既便於修理,又節省了國家的資源。”
趙德三點點頭:“王書記得沒錯,在現代社會,我們我們灃河縣要想再建設排水係統的話,完全沒有必要單獨假設一套排水係統了,而是應該建設一整套共同溝體係,而排水係統也將會納入到共同溝體係內來,而且,現在,共同溝的建設已經是大勢所趨,是國際通用的辦法。”
聽到趙德三這樣,廖誌財突然道:“趙縣長,據我所知,我們國內一些發達城市某些路段也是建有共同溝的,但是有些共同溝雖然投入巨資建設了,但是卻並沒有真正的應用起來,難道我們灃河縣也要重蹈這些城市的覆轍嗎。”
趙德三淡淡一笑:“誌財同誌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我們國內的確出現了一些這樣的情況,那就是共同溝雖然建設了,卻沒有單位去使用,結果導致巨額投資付諸東流,雖然這是一個失敗的典型案例,但是我認為,這樣的失敗案例並不意味著共同溝的錯誤,相反的,他反應出來的是我們華夏某些部門在管理問題上的不到位,反應的是我們華夏在有關法律上的滯後。
其實白了,共同溝的使用牽涉到管線單位的利益問題,在之前的這些年的運行中,市政、電力、通訊、燃氣、給排水這些企事業單位由於國家並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管理模式,所以,這些單位在鋪設管線的時候有他們自己的運作方式,很多時候,都是建馬路時排管已經排好了,而排管所產生的效益是很驚饒,比如用戶要申請用電,從變電站出來到用戶,占用管道,用戶得付這一筆錢,這筆錢綜合起來是很龐大的,然而,如果這些單位的管線進了共同溝,這筆錢就損失掉了,而且他們甚至還需要支付共同溝的使用費,所以,這些單位自然是不願意的,這一點是管理上的缺失。”
王洪忠靜靜的聽著趙德三的這番話,一邊聽一邊頻頻點頭,趙德三所提到的這個問題一針見血,直接點到了關鍵點上。
這時,趙德三接著道:“當然了,除了管理上的缺失之外,阻礙共同溝發展的還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法律上的滯後,舉個例子,西歐國家在管道規劃、施工、共用管廊建設等方麵都有著嚴格的法律規定,如德國、英國因管線維護更新而開挖道路,就有嚴格法律規定和審批手續,規定每次開挖不得超過25米或30米,且不得擾民,日本也在1963年頒布了《共同管溝實施法》,解決了共同管溝建設中的資金分攤與回收、建設技術等關鍵問題,並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多次修訂完善。
然而,在我們華夏,地下管線的相關法規卻嚴重滯後,除了《城鄉規劃法》中關於地下管線的指導『性』意見外,至今仍無全國『性』的地下管線管理辦法,各地方『政府』在2005年才開始陸續出台相關法規,姑且不論實施效果,所頒布的管理辦法中,地下管線的規劃、測繪及檔案資料管理等事項仍然分屬於不同部門,一旦涉及利益分配和具體責任的承擔,不是你爭我搶就是互踢皮球,最終仍各行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