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華五千年曆史要略總述(2 / 3)

秦王政統一後,廢封建立郡縣,建立了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政府,這是中國曆史上國家真正統一之始。秦王政之統一在他即位之二十六年,當紀元前二二一年,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年代。他廢除王號,自稱始皇帝,這是中國曆史上君主稱皇帝的開始。他建立了行政、軍事、監察“三權分立”的政府。他統一了全國的文字、交通、貨幣與度量衡。他還要控製全國人民的思想,而有焚書之令。他乘戰勝六國之威,把疆域郡縣拓展到五嶺以南,建閩中、南海、桂林、象郡。如今安南(按:越南)的北部,也入於中國的版圖。北方趕走匈奴,收取了河套地方,建置九原郡,沿北邊修建萬裏長城。秦始皇的政治武功,對於中華民族的發展不能說沒有貢獻,隻是他不該用暴力統Zhi,不該奴Yi人民。中華民族在夏商周三代這一千九百年間民族的搏合,文化的發展,政治的演進,是慢慢的一步一步地自然地擴大起來。到了秦朝運用政治的力量造成一次突然的膨脹。這個突然的膨脹不得不支付超出的人力與物力,於是人民在重重暴力、奴Yi與負擔之下,被逼迫得忍無可忍。就在秦二世皇帝元年,在大澤鄉(安徽宿縣西南),有兩個戍卒陳勝、吳廣,一聲呐喊,喚起了天下人心的共鳴。地方豪傑紛起,造成了全國人民的大革命。這個建築在暴力上的政權,從統一後,僅僅十五年而崩亡。接著的是一段政權爭奪的內戰。這爭奪政權的是繼陳勝吳廣起義的項羽和劉邦。項羽是楚國的大將項氏之後,隨同他的叔父項梁起兵於會稽,渡江而北,聲勢浩大。劉邦是在豐沛地方出身農家的一個平民,他也加入了項氏集團。後來項梁戰死,項氏兵團分為兩股,一股由劉邦率領,從武關進入關中,乘虛而入,徑自占領了秦都鹹陽。項羽率領一股軍隊渡河,於秦軍大戰於钜鹿,擊潰了秦軍的主力,緣著黃河也攻入關中。一般起兵的諸侯,共推項羽為盟主,由項羽分封諸侯,自稱西楚霸王,建都於彭城(江蘇銅山),而封劉邦為漢王都漢中。一時又恢複了戰國時的局麵,劉邦不服氣,從漢中出兵再度占領了關中秦地,又遣大將韓信出兵河北收取了今山西河北直到山東的地方。劉邦自己督軍,與項羽在中原成皋一帶苦戰了四年。項羽雖然善戰,終因勢孤援絕,最後戰敗,自刎死於烏江。這場富有戲劇性的戰鬥,史稱楚漢之爭。楚漢之爭結束,劉邦統一了中國,在秦都鹹陽的東南建造了一座新的都城,命名長安,建國號曰漢。劉邦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平民出身的帝王,是為漢高祖。

漢高祖在政治疆域上完全承受了秦朝的遺產,可以說是秦創其製,漢享其成。漢高祖監於周朝以封建而分裂,秦朝又以郡縣而滅亡,乃采用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是郡縣封建並存製。郡縣製度保持秦朝之舊,而另封子弟為侯王。王國夾雜在郡縣之中,我們又稱為郡國製。封建製度究竟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違背時代不合理的製度,傳到第四代漢景帝的時候發生了吳楚七國之亂,同是一家叔侄都起兵早飯。乃至吳楚七國之亂討平,到了第五代漢武帝的時候,削弱諸蕃,增加郡縣,此後封建乃名存而實亡,仍歸於全麵的郡縣製度(編按:請注意中國的封建社會是早在何時就已經全麵走向消亡的)。漢武帝是個雄才大略之主,他在位五十四年,這段時候是漢朝的全盛時代,也是中國曆史上一頁光輝的時代。漢武帝憑藉文、景兩朝所儲蓄的資本,發揮出一種無比的國力,和北方的匈奴民族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終將匈奴主力擊破,並拓境至漠北。又收降了匈奴渾邪王,獲得河西之地,建立了河西四郡,切斷了匈奴和羌人的聯係,打開了河西走廊,從此西通西域。西域諸國的主要部分就是現在新疆地方,開始成為中國的藩屬。漢室聲威越過帕米爾高原,兵力達到大宛(今浩罕一帶)。在南方再度收複了五嶺以南的閩、越、南越之地,建立了南越九郡。其中九真、日南已達到越南的中部。西南方征服西南夷建置悖柯、犍為與益州郡,貴州雲南始正式入我版圖。東北征朝鮮,建朝鮮四郡,朝鮮的北部亦入我版圖。近日我神州大地版圖的輪廓可以說開始建於漢武帝的時候。除了疆域的拓展外,第二件大事是漢武帝的罷黜百家,表彰儒術,置五經博士,從此儒家成為中國學術思想的中心。時在西元前一百年前後,距今約二千年,這個盛世,自漢武帝到漢元帝維持了一百年,最後是在西方設置了西域都獲,坐鎮烏磊(新疆輪台)控製西域。北方的匈奴徹底歸降,徙置在河套,成為中國的北藩。從元帝後中樞政權逐漸旁落,西漢又繼盛而衰,政權落在外戚王氏之手。西漢傳了十二帝二百一十四年。到西元八年,外戚王莽篡位,假托禪讓,取得政權,國號新。王莽在政治上有許多新的改革,有許多製度他是打算複古,故稱為複古改製。雖然其中也有一部分理想很好,終因改革手段的錯誤未能適應民情社會,把西漢兩百年的安定秩序弄得大亂,民不聊生,群雄紛起。這王莽的政權竟和秦朝一樣,十五年而亡。王莽個人的結束,是死在長安的亂民之手。

在王莽死的前後,經過一段極大的紛亂。赤眉、銅馬,盜匪如毛,各地起義的不同旗號有幾十起。其中有一個漢朝的宗師,名叫劉秀的,終於掃滅群雄,統一而複興了漢室。關中遭王莽、赤眉之亂,殘破不堪,乃遷都於洛陽。史稱東漢。劉秀就是東漢光武帝。經過這次王莽之亂,西域和匈奴與中國的關係都發生了變化:漢光武帝的政策是息事寧人、與民休息,他對於西域和匈奴都沒有強用兵力,而以全力從事國內的複興和建設。他本是個太學生,對於學術有深厚的修養,他雖在軍事倥傯的時候,不忘投戈講藝,息馬論道。他的政治,一方麵嚴申法紀,一方麵提倡儒術與士節。他在位三十三年,全國人民在這三十三年中,完全由戰亂中複蘇過來。漢光武的政治,充分發揮了“仁術”的精神,是中國曆代帝王中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一個人。繼光武帝之後的兩朝,是漢明帝與漢章帝,史稱明章之治。明章也好儒術,天子親自到太學裏去講經。儒術經過這三朝的提倡,大為興盛,影響到社會一般讀書人都講忠孝、尚義氣。所以東漢的士風最醇。章帝之後是和帝,明、章、和三朝約半個世紀。在這半個世紀中,由於國家的安定強盛,西北方對西域與匈奴的經略,大體上又恢複了西漢盛時的局麵。匈奴在東漢時發生內亂,分為南北兩匈奴。南匈奴歸降漢朝,仍為北藩。北匈奴經過竇固、竇憲等的掃蕩,散走西北。於是重複打通河西走廊到西北這條通路,就派司馬班超協同三十六個隨員出使西域。班超就憑著他的忠勇與智慧,在西域奮鬥了三十年,完全降服了西域。並分遣副使遠到中亞各國,溝通了中西的交通,和羅馬都發生了間接的關係。班超成為中國曆史上一位偉大的英雄。所不幸的是在班超回國之後,西域又複變亂,和中國的關係若斷若續。更不幸的是東漢政治,從和帝以後乃由盛而衰。衰退的原因,是中樞政府發生了一種畸形的現象,總是幼主在位,太後臨朝,外戚宦官用事。宦官外戚又為了弄權,故意擁立幼主以為傀儡。這樣互為因果,於是中樞空虛,政治腐蝕。而政權操在少數無知小人之手,激起了朝野一般正人名士的憤怒,要鏟除宦官。宦官為了自衛也要打擊名士。形成了宦官外戚與名士三個集團的衝突,而構成黨錮之獄,名士慘遭荼毒,漢朝的元氣大傷。到了桓、靈之末,政治大壞,中原盜賊紛起,發生了黃巾之亂。西方羌人猖獗,此平彼起。在這內憂外患之中,產生了一個殘暴的軍閥,叫做董卓,乘虛把持中樞,引起地方州郡起兵討伐董卓,董卓乃劫持漢獻帝遷都長安。不久董卓被部下所殺,又引起董卓的餘黨李催、郭汜之禍,於是天下大亂。允州牧曹操乘勢而起,以勤王為名挾持漢獻帝遷都於許城(河南許昌),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漢朝乃名存而實亡。

這時州郡各自稱兵割據,北方群雄先後被曹操削平,唯有漢宗室劉備占據了蜀漢之地,孫權占據江南之地,與曹氏抗衡成為鼎足三分之勢。曹操死後,操子丕篡漢,廢獻帝自立,是為魏文帝,時為西元二二零年。東漢自光武中興到獻帝被廢,共曆十四主,一百九十六年,兩漢共為四百一十年。曹丕稱帝後,劉備亦稱帝於蜀,是為蜀漢昭烈帝。孫權亦稱帝於江南,是為吳大帝。魏、蜀、吳史稱三國。其實三國可以說是漢末的殘局。在西元二六三年,魏元帝景元四年,魏將鄧艾,鍾會滅蜀,剩下魏、吳兩國的對峙。兩年後,魏相司馬炎篡魏,建都洛陽,國號晉,是為西晉武帝。又過了十五年,晉武帝派遣王睿、杜預兩路大軍南下,滅掉東吳,中國複歸統一。這個殘局從曹操遷獻帝於許昌算起,到司馬炎滅吳共八十一年。從曹丕篡漢算起為六十年。這幾十年間,我國的政治與社會風氣發生了一個大大的轉變。

原來東漢末年,黨錮之獄,使正氣橫被摧殘,一時正士吞聲,士氣消沉,一般讀書人,銷聲匿跡,表現得毫無力量。曹操是個為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的人,為了振衰起敝,他乃提倡人才主義,不惜打破禮教的觀念。經他這一提倡,風氣所靡,變本加厲,人們為了功利,都不顧廉恥。禮教原是一個精神的堤防,這個堤防一經破決,造成魏晉南北朝四百年的橫流汜濫,成為中國曆史上的一段黑暗年代。晉武帝雖然統一中國,卻繼承了這種風氣。上自天子下至士大夫,一般人的生活都非常糜爛。除了個人享樂之外,對待國家人生采取了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構成清談之習,這是當時國家社會的一個隱患。還有一個隱患,是自漢魏以來收降的胡人,都與漢人雜居在西北邊境之內。其中主要的有匈奴、羯人、氐人、羌人、鮮卑,號為五胡。這些五胡仍保持他們部落組織與強悍好鬥的風氣,一方麵又學得了中國人的語言文化,他們隨時可以作亂。當時也有人向晉武帝提出這個警告,發表“徙戎論”,但是晉武帝並不在意。晉武帝另外又作了一個錯事,是對中國的封建製度。事實上,封建製在中國革除已久,但他監於魏朝王室的孤立,乃大封宗室為群王,並多兼軍職,叫他們擁兵據地以為中央的屏藩。哪知武帝去世後,惠帝即位,惠帝懦弱無能,賈後亂政,惹起了“八王之亂”,兄弟叔侄祖孫互相殘殺,這些群王不曾維護朝廷,反將國家鬧垮。因為士氣糜爛,個個自私自利,沒人挺身出來救國,於是內憂外患同時並潰,結果是晉惠帝被害,北方五胡亂起。先是匈奴劉淵稱帝於平陽,寇略大河南北。劉淵死,劉聰繼立,分遣劉濯、石勒將兵南下,攻破了洛陽,俘虜了晉懷帝,大肆屠殺。時當永嘉五年,史稱“永嘉之亂”。五年後,劉濯攻陷長安,又俘虜了晉泯帝。懷、泯二帝,先後被害於平陽。於是中原淪陷,北方的大家貴族紛紛南逃避難。一方麵造成中原人民之大塗炭;一方麵造成中華民族的大遷徙。這時劉濯繼劉聰稱帝,據關中,建都長安,是為前趙。羯人石勒據黃河南北,建都襄國(河北邢台),是為後趙。晉琅邪王司馬睿,定都建業,以承續政統,是為東晉。西晉自司馬炎統一,僅五十年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