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慎獨是一種表裏如一的坦蕩:認清自我、堅持自我的人才能把握命運(1)(1 / 3)

弱者感歎不幸,強者把握命運。麵對困境如果保持一份清醒與坦蕩,就掌握了成功的機會。坦蕩在於對自我的認識和堅持,是一種逍遙自在的思想境界。

麵對複雜世事要保持寬容與理智,表裏如一是慎獨修身者對自我的人格期許,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剝奪我們內心的歡喜與期許,世事無常,怎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1.人的第一天職是做自己

一位著名女演員最近接到了著名導演的邀請,請她去自己的新戲裏出演一個重要角色。所有演員都知道這是個難得的機會,可是這個女演員在經過反複商談後,卻推掉了這個機會。

媒體紛紛猜測女演員這樣做的原因是嫌報酬太低、或者與導演意見不符、或者與同一劇組的另外一位演員有矛盾不願和對方配戲。

這些猜測都被女演員的一句話打消了,她說道:“拍戲時間太緊,我不但有一個月的時間不能陪我的孩子上下學,還會錯過她學期末的家長會。”

很多人替女演員感到惋惜,她卻坦然地說:“我首先是一個女人,一個母親,然後才是演員。一個不能做好自己的人,怎麼能演出好戲呢?”

每一個女演員都珍惜與名導演合作的機會,而故事中的女演員卻因為想要有更多的時間陪自己的孩子,拒絕了好的角色。因為在這位演員眼中,演員隻是一個職業,母親才是她的天職。她並不是一個事業型女性,卻是一個難得的好母親。

挪威劇作家易卜生曾說:“人的第一天職就是做自己。”多數人並不了解這句話的含義,究竟怎樣才算“做自己”?我們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日常生活,在家庭裏,我們扮演著兒女、配偶或父母的角色;在工作場合,我們是打工者、下級……很多時候,我們附屬於他人,有時甚至做著自己並不願意做的事。隻有當我們所做的事完全發自內心的意願,才是“做自己”,換言之,我們做事應為自己而做,為自己的意願而行動。這也是慎獨之“獨”對個體的詮釋。

慎獨者必須“做自己”,但總有太多理由讓我們放棄自己的主張,屈就於他人,我們可能為父母的意見放棄自己喜歡的專業;為朋友的邀約放棄原本的周末計劃;為戀人的喜好放棄自己一向的穿衣風格……我們很難說自己究竟情願不情願,“自己”與“他人”之間沒有特別明顯的界限,很多時候,我們不知不覺違背了自己,直到後悔時才發現。

唐朝時有一位遠近馳名的大俠客,他獨創了一套劍法,據說能夠獨步武林,很多人慕名向他挑戰,都成了他的手下敗將。俠客年老後想要收一個徒弟,他在一間山村發現一個八歲的男孩,獨具慧眼的俠客一眼就看出男孩是個學武的苗子,他的骨骼和靈活的動作都適合使劍,更難得的是,這個男孩不但頭腦聰明,心地還很仁厚,俠客相信經過自己的訓練,他一定會成為新一代的大俠。

可是男孩本人不喜歡俠客的提議。這個孩子從小就愛做木工活,每天拿著幾把大大小小的刻刀到處雕東西,不論俠客如何勸說,孩子就是不肯放棄自己的愛好。俠客隻好離開。

轉眼二十年過去了,老態龍鍾的俠客路過當年孩子居住的山村,想要看看那個男孩,那個男孩如今是村裏的工匠,生活並不富裕。俠客問他是否後悔當初沒跟自己學武,工匠說:“我最大的快樂就是聽別人誇獎我做的活兒比其他人都好,沒有當大俠客有什麼關係?我不覺得可惜!”俠客當下釋然,飄然而去。

在俠客看來,一個有潛力的孩子不能發揮自己的天賦,是一件無比讓人惋惜的事。二十年後,當他發現曾經的孩子仍然堅持自己的喜好,並從中得到幸福,俠客突然懂得:最了解自己的永遠隻是自己,別人充其量是個指導員,一個人堅持自己的喜好,並從中得到樂趣,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不論他是否有名,是否得到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人們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改變自己最初的主意,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我小的時候最喜歡……,但後來在父母的勸說下放棄了,現在還覺得後悔。”是的,在別人的勸說下放棄自己喜歡的東西,結果一定是後悔,這和深思熟慮的選擇不同,因為將自己屈服在別人的權威下,違背了自己的意願,隨著時間的流逝,隻會加深悔恨的程度。

慎獨者沒有這個煩惱,他們在任何時候都不違背自己的本心,這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也是一種坦蕩,一種堅強。不違背本心,就是認清自己,了解自己需要什麼,做自己的主人。隻有這樣的人才能牢牢地把握自己的命運,實現人生價值,要記得除非你主動放棄,否則一切決定權都在自己手中,沒有人能剝奪。做好你自己,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麵對複雜,保持歡喜

一個飛行員在空中表演時出現了操作失誤,直升機發出危險信號,他隻好跳傘逃生。最後飛行員落到一棵樹上,還摔斷了一條腿,隻能在樹上呼救。

路過的農夫將他救了下來,又幫他叫了醫生,飛行員道謝後,悲傷地自言自語:“真可惜,我本來想打破飛行記錄,現在好啦,記錄沒打破,我還毀了飛機,斷了一條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