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辦公室一族的自我保健
很多白領都是辦公室一族,整日離不開電腦和手機,殊不知過度使用電腦和手機都會給身體帶來負麵影響。
屏幕臉天天與電腦打交道的人,長期麵對電腦屏幕,不知不覺中會生出一張表情淡漠的臉,影響日常的人際交往,且容易產生人格障礙與性格異常。長時間的人機對話會出現麵部表情不豐富甚至無表情、表情淡漠的情況。另外,屏幕輻射產生靜電,最易吸附灰塵,長時間麵對電腦,更容易導致斑點與皺紋。
我們在日常操作電腦時,身體與電腦屏幕應保持不小於70厘米的距離。硬件上,應配置一台輻射較小、沒有眩光、顯示穩定的電腦,有液晶顯示屏更好。同時,要挑選適合自己的電腦桌椅,盡量把它們調節到最適合自己的狀態。要注意讓眼睛休息,最好一小時休息10分鍾,每天做兩次眼保健操。上網結束後,第一項任務就是潔膚,用溫水加上潔麵液徹底清洗麵龐,將靜電吸附的塵垢洗掉,塗上溫和的護膚品。久之可減少傷害,潤膚養顏。
鼠標手坐在電腦前使用鼠標,長時間牽拉腕管內的肌腱使其處於高張力狀態,加上手掌根部支撐在桌麵會壓迫腕管,在這種狀態下,手指的反複運動容易使肌腱、神經來回摩擦,發生慢性損傷,造成炎症水腫,繼而引起大拇指、食指、中指出現疼痛、麻木、腫脹感等,還可出現腕關節腫脹、手部精細動作不靈活、無力等。人們使用鼠標時,反複機械地集中活動一兩個手指,而為了配合這種單調輕微的活動,還會拉傷手腕的韌帶。導致周圍神經損傷或受壓迫。
每工作一小時就要起身活動身體,做一些握拳、捏指等放鬆手的動作。使用電腦時,電腦桌上的鍵盤和鼠標的高度,最好低於坐著時的肘部高度,使用鼠標時,手臂不要懸空,移動鼠標時不要用腕力而盡量靠臂力做,不要過於用力敲打鍵盤及鼠標的按鍵。另外,鼠標最好選用弧度大、接觸麵寬的,有助於力的分散。
鍵盤腕醫學上稱為“腕管綜合征”。主要症狀表現為手腕、拇指、食指及中指的麻木和疼痛,常感覺大拇指笨拙無力,拇指、食指、中指感覺遲鈍和異常,而小指和無名指內半側完全正常,如果讓患者將兩手擱在桌子上,前臂與桌麵垂直,兩手腕自然屈掌下垂,大約一分鍾即可出現食指和中指的麻木。主要原因是長期從事電腦打字工作、敲擊鍵盤所致。
專家建議在使用鍵盤時,應讓長期操作電腦者將腕部墊起,避免懸腕操作。工作一個小時左右應做短暫的休息,同時活動一下腕部。治療時應該暫時停止使用電腦,並遵從醫囑用物理、封閉、手術等方法治療。
手機肘“手機肘”在醫學上被稱作“肘管綜合征”。患“手機肘”的人大多是一些白領人士,每天接打手機、發送短信的時間超過四個小時。據了解,“手機肘”早期表現為肘關節疲憊麻木、疼痛、胳膊有時抬不起來,因為接打手機時間太長,打電話時總把手臂圈起來,長此以往就會造成神經牽拉受損。症狀較重者為持續性疼痛,手臂無力,甚至持物會掉落,在前臂旋轉向前伸時,也常因疼痛而活動受限。
專家建議常用手機的人士,打電話時應盡量使用耳機,避免手臂長時間彎曲,或嚐試“左右開弓”,讓雙手輪流放鬆休息。一般打完電話後應進行適當的活動,還可以用毛巾熱敷緩解肌肉緊張。
專家提醒,如果發現手臂等部位酸痛、麻木等症狀出現的頻率增高,或者在極短時間內就出現此類症狀,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視疲勞在辦公室經常用電腦的辦公族普遍感到眼皮沉重、眼幹澀、酸脹、疼痛、有異物感、畏光、流淚、視力模糊、重影、眼部充血等。這種病的名字就叫“電腦視疲勞綜合征”,是電腦普及後才出現的新病種,不過10年時間,它已是眼科常見病之一。
對經常上網的人,增加營養很重要。維生素B對腦力勞動者很有益,如果睡得晚,睡覺的質量也不好,應多吃動物肝髒、新鮮果蔬,它們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族物質。此外,肉類、魚類、奶製品也有助於增加記憶力;不定時地喝些枸杞汁和胡蘿卜汁,對養目、護膚功效也很顯著。另外,平時準備一瓶滴眼液,以備不時之需。
上網之後敷一片黃瓜片、土豆片或凍奶、涼茶也不錯。方法是:將黃瓜或土豆切片,敷在雙眼皮上,閉眼養神幾分鍾;或將凍奶、涼茶用紗布浸濕敷眼,可緩解眼部疲勞,營養眼周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