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說說內廷,現下後宮之中,敬妃陸氏暫居高位,但因其久居深宮修身調理,所以內廷大權暫由懿妃文氏代為掌管,地位等同於中宮皇後,其次就屬婕妤季氏最為得寵,好在婕妤陳氏、寶林薑氏、才人許氏也不甘示弱同分雨露。
隻是近些日子,皇帝江罹訣專房獨寵季氏,眼下就有一紙明黃送至了長春宮。
“聖旨到---”一位衣冠整齊相貌平平卻不言苟笑的宦官,手裏捧著金燦燦的聖旨,拿捏著那尖細的嗓子在長春宮內高聲喊道。
此時此刻在場的除去那位宦官殿內一眾人等都匍匐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喘著氣,等待頒布聖旨的內容。
宦官不緊不慢打開了聖旨,先是掃了一眼聖旨,然後一字一句念道:“婕妤季氏門著勳庸,地華纓韍,往以才行,選入內廷,譽重椒闈,德光蘭掖。聖情鑒悉,每垂賞歎,遂以冊立爾為嬪,封號沿用,住處不更,往,欽哉!”。
那宦官看了一眼跪在前麵的季氏,雙頰掛著盈盈笑意,恭敬的將聖旨遞到季氏手中。
“嬪妾接旨,謝皇上恩典”季氏捧著聖旨,滿是歡喜不忘磕頭一拜。
宣旨的宦官連忙將跪下接旨的季氏扶起,作了一輯,與之道喜,稱:“奴才恭賀榮嬪娘娘晉升之喜”。
季氏攏著長袖玉手一抬緩緩起身,同樣對著宦官展露著笑意,隨手將厚重的荷包放到宦官手裏:“四喜公公不必多禮,您可是皇上身邊的紅人啊,日後本嬪還要仰望著您才是呢” 。
名叫四喜的宦官,瞬即謙卑一笑:“榮嬪娘娘真是折煞了奴才”四喜怔怔的望著季氏手中的荷包,轉念輕推:“娘娘的心意奴才領了,不過是奉旨行事,娘娘不必這般多禮”榮嬪為表心意從容一笑:“公公就拿著去吃茶吧”四喜巧言回絕了榮嬪:“奴才還要趕回乾清宮複命,先行告退”話音剛落便退身出了正殿。
榮嬪見機也不再多言相勸,反正她也習慣了四喜的作風,這些年,閉門羹是沒少吃,送去打賞的金銀珠寶皆是原封不動的又被退了回來。要說這個四喜實則是乾清宮的禦前大總管,自龍潛時便跟隨在皇帝江罹訣的身邊,對於聖上的喜好、脾氣可謂是了如指掌,除此之外對聖心也是日月可鑒,眼巴前兒是皇帝江罹訣跟前最紅的人。
四喜能成為禦前大總管,多半和他的人品是分不開的,他自己拎的清楚,按照他那句時常提點徒弟們的話:“該拿的不該拿的都是啟國皇城的,和咱們做奴才的沒有半點關係”就憑他為人耿直這點,最能討皇帝的心。
按理說做奴才的無非就兩點,一是保住腦袋,二是跟對主子,相對於四喜來說再也沒有一個主子能比的過當今聖上,那剩下的就是如何當好差,伺候好主子,保得住腦袋,要說這點生存之道也是有大學問的。
“那公公好走”季氏派了貼身宮女相送四喜到長春宮門口。
宮裏的情況向來變幻莫測,遙想昨夜她還隻是個區區婕妤,今日卻搖身一變竟也列位在了九嬪之中,可見在這後宮中,女人們得到皇上的寵愛是何等重要的籌碼。
這會兒,四喜前腳剛踏出長春宮,一屋子的宮女太監就急著向自家主子討喜,眾人對著上座一個約莫二十五六歲的女子跪拜:“奴才/奴婢恭賀榮嬪娘娘晉升之喜”被稱為榮嬪的女子,秀眉如柳彎,額間輕點朱紅,萬分動人心扉,一身湖綠色長裙,襯得她嬌媚無骨入豔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