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欺騙夾藏著善心的親情,又怎能不讓人淚流滿麵呢?因為這一種欺騙,叫真愛……
有個男人下崗後,每天靠蹬三輪車養家糊口,在熱鬧的路旁等客,他總是用鷹一樣的眼神搜尋著顧客,起初,同行們還以為他在積極地搶生意,後來才知,他隻是因為怕遇到熟人而難為情。
逢到過年過節,這個男人整天不出車,而是溜達於大小集貿市場,跟攤販討價還價,最終用三輪車馱回米、油、粉絲、花生米……
第一次男人買這些農產品回家,他的妻子很不解地訓斥他“家中鄉下老人剛送來這些,你又買回,放著不怕壞呀!”男人沒有理睬妻的嘮叨,隻是用以前單位發福利的大米袋裝米,爾後縫口,油也用10斤的油壺裝滿,花生米也是6斤稱秤,粉絲也不例外。他的妻子見他這樣傻舉,更是氣急敗壞,脫口而出“你有時間在家閑著發神經,還不如出去拉幾個客!”
麵對妻這樣咄咄逼人的話語,他欲怒無言,眼中蓄滿了渾濁的淚水。妻一時感到自己有點過分,心生憐愛,想想男人本來有不錯的單位,突然下崗了,還能吃這樣的苦,沒日沒夜蹬車掙錢,鼻子一酸,淚水下來了,從後背抱住男人,請他原諒剛才過激的話語。男人轉身,擁著妻,吞吞吐吐說出他“傻舉”的目的。
原來,男人沒有下崗時,每年過節,單位總發放大米、油、粉絲和花生米等,他總跟妻子商量送一半給鄉下父母。盡管父母在鄉下不稀罕這些,但老人因兒子在城裏工作有東西發,自然樂意接收,為兒子有個好單位自豪。如今,男人下崗了,他不想告訴父母,隻是怕他們擔心,所以才男人的妻子被他的細膩感動了。以後再過節,她總幫著男人做著同樣“傻舉”欺騙鄉下的兩位老人。
這個男人,就是我的大哥。
有個女人和丈夫外出打工,日子過得很清苦。她每天早晨三四點鍾去農貿市場買一些蔬菜,到天亮後躲著城管人員在僻靜的小巷坐賣。丈夫則在一家建築工地做苦力。然而每到過年過節,他們總是穿戴一新,拎著大小禮品回家看望父母,口口聲聲說自己在外工作清閑,錢比種田好掙多了……可父母從她清瘦的麵容上早已洞察一切,因而,一次次拒絕了她的禮品和錢。
偶然一次,她的母親要去城裏走一家親戚,母親連續去了幾個鄰居家,才借回一雙皮鞋。女人看在眼裏,疼在心裏。臨去打工的路上,她跟丈夫說:“再回家,一定得給媽買雙新皮鞋,她這輩子,沒穿過皮鞋!”
丈夫欣然同意。
臨到再回家,皮鞋買到手,她犯難了——雙新皮鞋,母親肯定拒收,因為她的臉上依然清瘦憔悴,若是母親真拒收新皮鞋,這鞋怎麼處理呢?突然,她眼前恍惚想起城裏有人拾垃圾的場景。頓時,她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她連忙吩咐丈夫,把新皮鞋折折皺皺,自己又捧著塵土往新皮鞋上灑。丈夫一時滿臉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