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兒女都逃不出父母的天羅地網……
自從兒子大學畢業那天起,父母就失去了他的音訊。
他們對此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以前他可是一直在他們的掌控之中的。小學時代,每天都由母親接送。到五六年級他說自己長大了,可以單獨走了,母親說車多危險,還是堅持送他穿過馬路,目送他走進校門。
中學離家有點路了,他開始騎自行車,父親每天陪他騎到學校,再去上班。他考上了寄宿的重點高中,這時家裏已經買了小車,自然而然,周末總是父親開車去接兒子回來。
兒子考上了上海的一所高校,離他們家所在城市隻一個小時車程,父母每周都開車去看望兒子,給他帶去好吃的,為他洗衣服整理宿舍。畢業實習離學校遠,他在單位附近租了房子,恰好母親已經提前退休,幹脆搬過去照顧兒子的起居。相處從來都是和諧的。
可是等兒子畢業時,卻突然沒有了他的任何音訊。學校找不到人了,手機號碼換了,出租屋人去樓空。父母瘋一樣地,問同學,同學不知,問老師,老師不曉,問實習單位,實習單位莫名其妙。他們有不祥的感覺,覺得兒子一定是出事了。
正準備到公安局去報案時,他們接到兒子同學的電話,說發現了兒子在網上的蹤跡,他在那兒和人聊天。他們欣喜若狂,問來了兒子的QQ號,此前他們從未上網聊過天,向鄰居中學生請教了半天,上網去招呼兒子。
兒子發現了他們,飛速逃離,那個號碼從此作廢,人又石沉大海。
原來兒子沒出事,隻是躲著自己。父母不禁惱怒:養你這麼大,翅膀剛剛長硬,就不認爹媽了。一衝動,就去找媒體。
媒體覺得這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關係到中華傳統美德的興衰。不說孝順,不說報答,父母如此苦苦尋覓,你給個音訊總可以吧,知道他們是怎樣地著急嗎?
媒體的小年輕都是網絡高手,很快找到了兒子的網上行蹤。沒多久,一個年輕女記者與兒子在網上打得火熱,互傳了照片,甚至準備見麵。
對於兒子來說,這其實是一個圈套,真正想與他見麵的是他的父母。
見麵那天,兩個城市(兒子與父母所在城市)的報社、電視台記者來了不少人,假裝網友的女記者在車站捧著一束花,照相機、攝像機都躲在一旁。
兒子現身了,麵對鏡頭,麵對詰問,他倒很鎮靜,隻說了一句:從小到大,我都逃不出他們的天羅地網,包括此時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