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上午,紀江南將主管文教衛生的副市長周浩言叫了過來,向他谘詢有關醫療改革的問題。唐小州給周浩言沏了一杯茶水後,就拿著一個本子,坐在一旁記錄著兩位首長的談話。
周浩言說道:“我市的醫療改革走到今天,在民生保障方麵出現了一定的問題,走了許多彎路。我一貫認為,我們不應該在民生領域盲目與國際接軌,導致今天形成了四座大山——看病難、上學難、養老難、住房難。我們曾經篤信市場,以為市場真的能搞定一切,然而,市場卻往往失靈,特別是在民生領域與社會建設上。現在仍有不少人依舊沉浸在市場迷思之中,認為市場是萬能的,幹什麼事都是要市場化,似乎市場化能解決一切問題,這是發展過程中需要我們時刻注意的。”
紀江南點點頭,十分同意他的觀點:“我的前任陳景勝擔任寶鼎市委書記時,賣掉了市裏所有的公立醫院,以企業+醫院模式推行公立醫院改製,改變由政府財政全額出資,建造大型公立醫院的模式,使醫院完全私有化。從醫療改革的角度看,我們應該怎樣認識這個現象?其中最大的教訓是什麼?”
周浩言搖了搖頭,說道:“這次醫改給我們最大的教訓是,醫療是一個市場機製幾乎完全失靈的領域,甚至可以說,所有的市場手段在醫療領域都是起反作用的。如果將醫院當商場,將醫生當商人,過度醫療就無法控製,結果就是醫療費用一路上漲,老百姓看病越來越貴、越來越難。所以,在醫療領域,政府應該承擔責任。不能放任逐利的機製興風作浪,否則,老百姓將會蒙受重大損失,政府也會遭遇極大的困境。”
紀江南道:“是啊!咱們寶鼎市作為全國唯一一個完全取消公立醫院的地級市,這次醫療改革是失敗的。這些年醫改,國家投了大量的錢,各個地方醫療服務的水平普遍都在改善。可醫院私有化以後,發展是節節後退的,人才留不住,醫療水平也沒提高,醫療費用節節上漲。老百姓不滿意,都到外地去看病了,我們政府也不滿意,因為各項指標都在倒退。”
周浩言說道:“前一陣,我們想重建公立醫院,把賣掉的醫院買回來,可是對方不同意。當時賣醫院,最大的人民醫院以6000萬元賣給了萬福藥業,後來政府出價10億、20億,萬福藥業都不賣。現在萬福藥業近70%的利潤都來自人民醫院,那就是它生蛋的雞。政府沒辦法,隻好在市區以外重新建一個1000張床位的醫院,已經投入近30億元,全部建成肯定不止這個數。這一賣一建,對我們寶鼎市是多大的損失,而且寒了多少人的心啊。有些老百姓認為,所謂市場化,說白了,不就是不管我們了嗎?這些年,老百姓一談到市場化,就是認為政府要漲價了,房子市場化,漲價,教育、醫療市場化,漲價,煤炭市場話,漲價,取暖費市場化,也是漲價,水價電價市場化,就是漲價。”
紀江南道:“一個500多萬人的城市,政府對醫療資源沒有任何掌控力,這就是失敗!”
周浩言說道:“老百姓看病怎麼辦?靠什麼來保障醫療?沒有哪個國家的政府手上沒有公立醫院,沒有公立醫院,要是再來SARS,靠誰來抗病?靠市場,能靠得住嗎?改革讓寶鼎一夜成名,也讓陳景勝成為最富爭議的市委書記。用他自己的話說,他一路被舉報,仕途卻一路驚喜,他的升遷和落馬告訴我們什麼?”
紀江南大手一揮,說道:“三斧頭——賣光、拆光、招商,是對現代國家治理的極大諷刺,說明有些人根本不懂什麼是現代國家治理。我們當然不能簡單地把改革中的問題,與個人的腐敗直接聯係起來。但陳景勝一路升遷,對其他地方官員的政績觀不可能沒有影響。我這些年全國各地到處跑,看到基層有很多好幹部,可是有的人上不去,很寒心。所以,醫改做得好的不一定是有錢的地方。醫療衛生與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關,能不能實現全民免費醫療,關鍵就看地方領導把民生事業放在什麼位置。”
周浩言說道:“全民免費醫療是社會主義國家首先創立的,但現在好多資本主義國家也實行全民免費醫療。現在我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但是以我們今天的國力,是完全有可能提供全民免費醫療的。當初醫改,就有官員質疑,怎麼能全民免費呢?以國家的財力,全民免費是兜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