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衛蘭搖頭:“我哥哥移民,是姚總出的錢,然後他也答應我,做足十年,他也幫我移民,我家現在等於欠他很多錢的,如果我不做了,這筆錢我根本還不上的。”
“外國就這麼好啊。”陽頂天撇了撇嘴。
“也不是好不好。”衛蘭搖頭:“就是洋氣唄,我家是一個小縣城的,爸爸是工人,一輩子不得誌,媽媽更隻是一個家庭婦女,哥哥移民,突然誇讚的人就多了,爸爸媽媽別提多有麵子了。”
陽頂天頓時就不吱聲了,這種情形,他是了解的,別說移民,哪怕就是出一次國,到外麵讀幾年書,都仿佛刷了一層金,周圍人看你,眼中都反著金光。
“我還要給姚總打五年工。”衛蘭微微歎了口氣:“隻是這一次,我可能回不去了。”
她聲音裏帶著了哭音,陽頂天歎了口氣,祟洋媚外沒辦法,不是衛蘭一個人,是一種普遍的風氣。
這種風氣其實是分時代的,七八十年代的人,最祟洋媚外,因為那會兒國門打開,往外一看,各種高大上,由不得他們不祟外。
九零後要相對好一點,但還是覺得外國人強,但到了零零後,這種心態就大幅度扭轉了,越往後推,這種扭轉的幅度就越大,以五年一個時間段,前後的差別可以說是非常非常大,到零五後,很多孩子就徹底反過來,根本看不起外國人。
陽頂天在網上看過一個校長的呼籲,說他發現一個現象,現在的青少年,普遍看不起外國和外國人,這個現象,最初是在一些學生的作文裏發現的。
那些學生到外國旅遊,各種嫌棄,中國有高鐵,又漂亮又快,外國的老火車,慢慢悠悠象個遲邁的婦人,火車站也一樣,中國的又高大又亮堂,外國的窄小陰暗。
中國網速快,人手一台手機,而且手機更新換代快,外國的手機老舊,網速也慢,中國手機到任何地方都有信號,外國很多地方沒信號,中國拿個手機就可以出門,隨便買什麼手機支付,外國根本不可能。
然後機場也不行,小而舊,公路也不行,又窄,又坑坑窪窪的,路邊還有老式的電線杆,一看就好落後的樣子。
旅館也不行,參觀的地方也大多又老又舊又破,例如法國,例如英國,那些房子,那些窗子,那種陰暗破舊,大人們看到文化看到曆史,可小孩子看到的,卻是各種破舊暗,然後各種嫌棄。
那校長發現這個現象後,特地布置了全校性的作文,收上來一看,但凡跟外國人打過交道尤其是去過外國的孩子,就沒一個說外國好的,那種嫌棄,簡直把那校長氣笑了。
衛蘭差不多三十了,算是九零後吧,然後她哥哥估計也是九零後,對外國的向往,還是很嚴重的,可以理解。
“好了。”看衛蘭真的哭了,陽頂天安撫她:“我帶你來,就會帶你回去,你是我的女人,至少在這邊,我不會允許任何人碰你一指頭。”
“真的?”衛蘭一臉驚喜的看著他,眼眶裏還汪著淚珠,反有一種別樣的萌意。